盘点2015农机十大国际新闻

14.01.2016  10:45
  导读:有人说,2015年是中国农机走向世界的元年,中国农机企业已经和国际接轨了。因而,我们也要更加关心国际方面的大事。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2015年,国际农机领域都发生了哪些值得回顾的大事件。

  一、德国汉诺威农机展开展 中国参展企业创新高

  2015年11月10—16日,全球最大农机展览会汉诺威农机展(Agritechnica)正式开展。此次展会参展商数量达到2898家,展览面积42.4万平方米,除德国本土厂商以外,有来自46个国家的1507家厂商参展。中国与法国都有101家企业参展,参展企业数量紧随德国、意大利之后。

  国内参展企业突破了100家,展位面积达到1700平方米,参展的工作人员有300多人,很多企业老总亲自出马站台。参展的企业中既有奇瑞重工这样的行业骨干企业,也有众多来自浙江、江苏、山东生产零配件的中小企业。

  点评:中国农机企业或单独参展,或组团奔赴汉诺威展会,用一句调侃的话来说,中国农机企业“起范儿”了,而且是起了个“国际范儿”。2015年不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参加汉诺威展,而参展企业数量以后很可能会更多。但笔者在此要提醒的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参展,是展给“老外”们看的,不是展给中国人看的。中国农机有信心走出国门,拿到世界上去走一遭,固然说明我们有了自信,但也切莫别像那些去维也纳金色大厅“镀金”的“歌唱家”们一样,仅仅是赚了个虚名,每场送票都没人去看,还美其名曰“维也纳金色大厅开个唱”,其实是开给大洋彼岸的中国人看的,那就没什么意思了。而以我们现在的实力,给老外看,人家可能会觉得你还“不够看”。我们的科研能力和制造水平都要提升,才能在汉诺威展这样强手林立的地方给民族制造业争光。

  二、WTO取消农业出口补贴

  2015年12月19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闭幕。会议最终通过了《内罗毕部长宣言》,就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切的农业出口竞争达成共识,162个成员首次承诺全面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并就出口融资支持、棉花、国际粮食援助等达成了新的多边纪律。

  世贸组织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表示,本次会议关于农业出口竞争达成的协议可谓世贸组织成立20年来在农业领域达成的最为重要的成果。

  他说,取消农产品补贴意义非凡,此举将消除市场扭曲,营造公平竞争,同时将改善非洲等发展中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民生。

  点评:粮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农民尤其是职业农民2015年的“不堪承受之痛”,很多玉米农赔本也没赚到吆喝,很多棉农“立志”要改行,等等。WTO的这则新闻,似乎对他们来说是个好消息。众所周知,进口粮价格之所以那么低,除了大型机械化生产之外,国外对农产品的补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WTO取消成员国农产品补贴,这意味着欧美等国家的农民和中国农民实现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平权”,欧美粮食的“低价”中,将不再包含政府补贴的部分。但这也不意味着本土粮食的竞争力就能赶上进口粮食了,毕竟生产效率的差距依然摆在那儿。而且,取消补贴是双向的,意味着中国农民今后在农产品市场上,也将不在得到任何来自政府方面的保护。今后,中国农民就要与美国农民赤裸裸地比拼劳动生产率了,这对我们来说,似乎也是个近在眼前的挑战。

  三、约翰迪尔并购满胜和Precision Planting 

  2015年11月3日,全球领先的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和草坪机械设备的制造商约翰迪尔公司正式宣布,已签署了收购世界著名播种机厂家满胜的最终协议。

  约翰迪尔此次收购满胜,包括满胜在法国的4个工厂和在美国的2个工厂,旨在加强其精量播种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约翰迪尔称,不打算改变满胜的商标和独立运行,这有助于延续满胜公司努力经营的成果,并加速约翰迪尔在精量播种设备方面竞争力的提升。

  据知谷网记者此前了解,美国满胜播种机拥有30多年的制造经验,以其专业的制造和服务,成为行业先驱。如今满胜已广泛应用于世界40多个国家,占美国和欧洲25%以上的播种机市场份额。满胜从2007年进入中国,目前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均有较大保有量。

  几乎同时,约翰迪尔还宣布收购孟山旗下的精密种植公司(Precision Planting LLC),以加快执行其用科技提高农业效率和生产力的战略。通过此次收购,迪尔将获得精密种植公司的工厂、品牌、大部分产品组合,以及绝大多数员工。此次收购预计将在60到90天内完成,在此之后精密种植将作为迪尔的全资子公司独立运营。

  点评:近日,有机构分析,全球农机市场有进一步走向垄断的趋势,这并未空穴来风。前几年,国内农机市场并购、合作层出不穷,而到了2015年,世界市场上则出现了不少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其中包括约翰迪尔并购满胜和Precision Planting、采埃孚收购博士力士乐变速箱业务、特瑞堡收购Mitas等等,可见全球农机市场的集中化趋势已愈演愈烈。然而,我们也不应轻易相信垄断就必然会带来农民的利益受损。从经济学上讲,垄断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目前尚存在争论。企业的并购重组,其实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也是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对我国农机企业来说,倒是更应该有些紧迫感了。

  四、纽荷兰发布甲烷动力拖拉机

  2015年6月10日,纽荷兰公司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推出以甲烷为动力的拖拉机。该公司农机品牌总裁卡罗·朗布罗表示,甲烷动力拖拉机的推出充分体现了纽荷兰公司对可持续农业的重视,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据了解,利用甲烷作为发动机能源,可以节约燃料成本,因为甲烷成本比柴油低,输出能量却是一样的。最为重要的是,农场可以利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建立沼气池,从而生产出甲烷,以替代目前的柴油发动机。

  第二代甲烷动力拖拉机以纽荷兰T6.175标准拖拉机为原型,备有由菲亚特公司研发的可提供740Nm扭矩的175马力NEF6发动机,可装备9个气缸的总容量为300升液化甲烷,相当于60升的柴油,在正常操作时可以为拖拉机提供大约半天的运行动力,而由柴油替换为甲烷后,并不用改装拖拉机或燃料管路。据测算,第二代甲烷动力拖拉机将节约20%-40%的燃料成本。在环保方面,其污染物排放量比标准的柴油拖拉机低80%,可以为未来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做出贡献。据了解,这也是纽荷兰公司提出能源独立农场概念的原因,目前该公司生产的第一代甲烷动力拖拉机已在意大利拉贝洛塔农场投入使用。

  点评:当我们还在为农用发农机排放第二阶段(国二)升级第三阶段(国三)纠结的时候,纽荷兰新能源拖拉机第二代样机已经问世,而且有望5年内实现量产。确实,纽荷兰甲烷动力拖拉机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欧洲国家是很有潜在市场的,毕竟那里还是以中大型农场为主,将秸秆处理、甲烷生产、沼渣有机肥化循环处理,似乎也只有在那样的环境中才有市场。但是,再往深一层次想,其实农机并非落后产品,相反,农业机械现在已经是高科技。而世界级跨国企业,往往都在某一领域有自己的“杀手锏”,纽荷兰的“养活地球计划”中,新能源应用就是其“杀手锏”系列产品中的一项。我们应该学习,也应该警醒。

  五、天宝收购加拿大企业Agri-Trend

  2015年11月10日,天宝宣布将收购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红鹿市私营企业Agri-Trend。该公司经营着北美洲最大的独立农业咨询师网络。收购Agri-Trend将加强天宝的农艺咨询业务,天宝在精准农业方面的经验与Agri-Trend公司的农艺、谷物市场、农场业务和数据管理板块的结合,将使种植者在整个农场经营循环中获得更大效率。Agri-Trend拥有200余名专家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其中110名是在农艺、精专农业、谷物市场和农场管理方面有着专长的“指导师”。

  点评:世界级的跨国农机企业,似乎都有一个共识,即用农机设备提供更高的产出,以养活日益增长的人口。不管是纽荷兰新能源拖拉机的应用,还是各大企业在精准农业方面的努力。

  天宝是一家一直致力于精准农业的企业,除了我们熟知的导航、激光平地等产品,其在农业咨询方面也颇具建树。和中国稍不同的是,欧洲和北美的农业市场,对咨询的需求相当大。这也是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市场产生的必然需求,任何市场都需要更好的管理和计划进行农业生产,不至于影响产出和产出后的消费。天宝收购案并非个案,特别是2015年类精准农业收购事件突然打破平静,我们预计,未来两年将是高峰期。这也意味着,欧洲和北美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六、中联重科成立职教集团

  从并购奇瑞重工高起点介入农机行业,到在美国、意大利成立国际高端农机研发平台,快速推动农机产品向中高端升级,中联重科在农机领域的布局正渐入佳境。2015年11月底,中联重科再度牵头联合行业内110家单位组建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实现产业链、师资链及成果转化链的有效链接,在现代农业与标准化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基地建设和国际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实现我国农业装备从业农民职业化。

  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由中联重科、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牵头,农业装备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共110家单位参与组建。据悉,该教育集团以服务农业装备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使命,旨在促进我国农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全面提升农业装备产业人力资源素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点评:很多人认为,这条新闻入选十大国际新闻,可能有些无厘头。然而,放在世界的角度来看,这确是一条有世界意义的新闻。我们常说,中国要提高农业生产率,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农民要实现职业化。但职业化的路怎么走?是依靠农民自己慢慢培养、任由其发展?还是集全社会的力量来加速其成长?我们觉得,中联重科的职教集团,开了个好头。

  七、约翰迪尔2015财年收入超预期

  2015年11月25日,约翰迪尔发布第四财季和2015财年财报,第四财季和全年分别净盈利3.512亿美元和19.4亿美元。

  第四财季和全年全球销售净额分别为67.15亿美元、288.63亿美元,分别下降25%、20%;其中,设备销售净额分别为59.32亿美元、257.75亿美元,分别下降26%、22%。

  尽管净盈利和销售额出现下降,但约翰迪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Allen表示:“在全球农业疲软以及工程机械发展减慢的情况下,2015财年公司收入情况令人满意。”

  据悉,约翰迪尔第四财季和全年的设备营业利润分别为3.35亿美元、21.77亿美元,而2014年同期分别为9.1亿美元、42.97亿美元。其中第四财季和全年,农业和草坪设备营业利润为2.71亿美元、16.49亿美元,而2014年同期分别为6.82亿美元、36.49亿美元。

  约翰迪尔预计,在2016财年,设备销售额将下降7%,其中农业和草坪设备将下降8%。

  Allen表示:“尽管2016财年将会出现下降,但这样的前景将好于之前我们在低迷期的表现,这表明我们为建立更具持续性的商业模型和更广泛的收入来源所作出的努力获得了成功。”

  点评:十大国际新闻,约翰迪尔独占了2条。如果在盘点一下约翰迪尔2015年的大事,恐怕还要加上一条,就是迪尔在全球范围内的裁员。2015年初,约翰迪尔美国裁员910人,而在随后的一年间,约翰迪尔又爆出过裁员的消息。一方面是收购企业不断做大,另一方面是控制成本进行裁员,约翰迪尔在2015年显得平静、低调、冷酷,而这正是商业的原则,是商业市场发展的规律。约翰迪尔向来被认为是一家坚持原则和基本价值观的企业,正是这一点,让他无论在市场火暴或是冰冷的时候,都显得不温不火,却又长盛不衰。

  八、马恒达联合三菱农机 欲抢占亚洲农机市场

      2015年6月,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宣布,将与印度汽车和农机制造巨头马恒达(Mahindra & Mahindra Ltd)加强农业机械领域的合作。位于日本岛根县松江市的三菱重工子公司三菱农机将实施定向增资扩股,马恒达将于今年10月1日斥资30亿日元(约合2500万美元)购买三菱农机33%的股份。

  马恒达农业装备及两轮机械事业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拉杰什?杰朱里卡(Rajesh Jejurikar)表示:“与三菱农机达成合作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将使三菱农机通过马恒达在美国、中国和其他国际市场的平台,实现战略增长,加快国际化扩张。通过此次合作,双方还将充分利用彼此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平台,实现协同效应。”三菱重工常务执行董事木村和明(Kazuaki Kimura)则称:“鉴于日本国内市场正在逐渐萎缩,三菱农机将与拖拉机产量全球第一的马恒达加强合作,抢占不断扩大的亚洲市场。双方将共同致力于降低农机生产成本和丰富产品线,更希望借此普及三菱农机擅长的水稻机。”

  点评:马恒达公司是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农业装备也是其重要业务组成部分,马恒达拖拉机在美国和中国等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目前,三菱农机正在美国为马恒达贴牌生产拖拉机。业内人士分析,新的合作关系将有助于马恒达和三菱农机共同开发新产品、优化供应链以及提升竞争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两家公司将加大开拓东南亚市场的力度。在2015年的农机市场,这样的并购、合作行为已经屡见不鲜了,全球农机市场有走向进一步集中化的趋势。

  九、法国农民1300辆拖拉机开到巴黎抗议

  2015年9月3日,法国有超过1300辆拖拉机堵塞了巴黎的大道。不过这庞大的车队不是阅兵,而是法国农民们上街要求法国政府减免农业税收,拯救农民的生计。

  受农产品降价冲击,法国农民为表达对政府救济措施的不满,发起拖拉机“围城”行动。数千名农民和上千辆拖拉机从外省涌至首都巴黎市中心,举行大规模抗议集会活动。抗议的车队除了1300辆拖拉机之外,还有91辆长途客车和50辆汽车。这些司机都是来自布列塔尼、诺曼底的农民,还有其他的一些法国地区的农民将会在晚些时间到达首都巴黎。

  他们将会聚集在巴黎东部的民族广场进行抗议。巴黎市民们自动为到来的拖拉机车队让开了道路,平时一向紧张的主环道,在拖拉机车队抵达巴黎之后竟变得空荡起来。前往巴黎的途中,沿途的环卫工人向他们招手致意。据悉,农民们的诉求是希望巴黎进行政治改革,在经济上也能取得更多的援助。

  尽管在这个夏天法国政府已经施行了高达6亿欧元的援助计划。农民们表示,农产品的价格下跌,让很多农民遭遇了巨大的经济危机乃至有些农民已然破产。“我们的目标是告诉政府,农民是很重要的群体”,抗议的领导者这样告诉记者。浩大的车队仍然在巴黎集会,他们希望政府能给出解决方案。

  今年夏天,失望的农民在法国各地发起示威,在城镇街头倾倒肥料,封锁街道和公路,甚至阻止游客攀登法国北部著名的圣米歇尔山。这回的拖拉机示威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点评:全球农民2015年的日子似乎都不太好过。在欧洲,整体经济环境低迷,农业也难以幸免。而欧洲是个高福利国家,庞大的福利开销,似乎并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罢工,则成了法国农民发泄对政府不满的一个出口。WTO刚刚通过决议,取消了成员国对农产品的补贴,这样,农产品价格会更多地取决于市场,取决于生产效率。

  十、松下开发出番茄采摘机器人 20秒摘一个

  据日媒报道,日本松下公司2015年开发出一款番茄采摘机器人,搭载其自产的图像传感器,能够实现番茄的无人采摘。现已在日本农户进行试用,松下希望进一步提高传感器性能,最终实现商品化,并计划在本公司的植物工厂内使用这款机器人。

  据报道,该番茄采摘机器人使用的小型镜头能够拍摄7万像素以上的彩色图像。首先通过图像传感器检测出红色的成熟番茄,之后对形状和位置进行精准定位。机器人只会拉拽菜蒂部分,而不会损伤果实,在夜间等无人时间带也可进行作业。

  采摘篮装满后,将通过无线通信技术通知机器人自动更换空篮。可对番茄的收获量和品质进行数据管理,更易于制定采摘计划。正在研发中的型号采摘1颗番茄需要花费20秒左右,松下今后将进一步提高传感器性能,采摘速度有望提高至6秒。

  当前,松下公司正运用掌握的传感器等技术进入植物工厂等农业领域。在人口老龄化和人手不足的背景下,日本农户对农业机器人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松下希望将农业领域培育成新的收益来源。

  点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学界对于科技是否是生产力,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看法,然而,科技能够极大地提升劳动生产率,这一点几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目前,全球顶尖科技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和日本。日本,作为东亚唯一的“西方国家”,拥有毫不亚于欧美的科研水平和尖端制造能力。为何日本能够做到?如果从民族性格上找原因,就在于日本人做事的一种近乎病态的执着和认真。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日本人能够钻研几年、几十年,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很多日本工匠会选择控制产量。而回看我们自己,除了靠举国体制发展起来的科技能力能够在一定领域内领先全球之外,民间科技团体和民族企业,对科技进步的贡献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