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在临安发布
林农获得碳汇交易凭证
10月14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浙江省林业厅和临安市人民政府在临安市共同主办“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发布会”。原林业部副部长、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刘于鹤、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杨幼平、国家林业局有关司局、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建设银行、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杭州市林水局、临安市人民政府、新华社以及北京、海南、福建等有关省(市)代表和国际组织的嘉宾、新闻媒体的朋友们约200多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发布了临安“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的框架内容和运行模式。该体系参照有关国际规则,结合我国国情和林改后农户分散经营森林的特点及现阶段碳汇自愿交易的国内外政策和实践经验,以临安市农户森林经营为试点,研制而成的包括项目设计、审核、注册、签发、交易、监管等内容的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体系内容包括:《临安市农户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农户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首批试点42户农户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设计文件、《林业碳汇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农户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注册系统、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林业碳汇交易托管平台等6大内容。这套交易体系的研发和成果,不仅仅是碳汇交易模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当地林农得到了实惠,而且通过交易体系的运行落到了实处。发布当天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率先出资购买了临安首批42户农民森林经营所产生的碳汇减排量。通过碳汇交易,林改后的农民首次获得了森林生态服务的货币收益,增强了农民可持续经营森林的信心。
刘于鹤在讲话中指出,研建临安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是加强森林经营增加碳吸收,帮助农民出售生态服务获利的有益探索,是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的具体行动。特别是针对农村扶贫的林业碳汇项目,是联合国气候大会倡导和国内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国家林业局对此高度重视。早在3年前,国家林业局批复临安市建立了全国首个“碳汇林业试验区”。参照国际自愿碳市场交易模式,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市政府及相关单位开展了“帮助林农可持续经营森林增汇、出售碳汇减排量增收”的研究。经过3年的努力,共同开发了这套科学规范、严格管控、环环相扣的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他强调,2011年国家林业局批准在浙江省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试点,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和华东林交所合作,成功开展了造林和森林经营碳汇减排量的自愿交易尝试。今天又开创了购买农民森林经营碳汇的临安模式。对巩固林改成果,完善国家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拓展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市场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借鉴。
杨幼平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临安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的创新成果。他表示,浙江省将再接再厉,继续开展林业碳汇自愿交易,推动碳汇林业快速、稳步、健康发展,为全国开展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活动创造更多更好的经验。
在发布会现场,中国建设银行浙江分行与项目业主代表以及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平台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签订了托管和购买协议。以每吨30元的价格购买了试点项目的首批碳汇减排量,主要用于抵消全行办公系统2013年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目标。这是国内首个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践行低碳生产、履行社会责任的事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授予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2013年度“碳中和银行”的牌匾。
农户代表张建荣在发布会上表示,有幸成为首批参与农户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42个业主之一,并且获得了碳汇交易凭证。有了这个证,毛竹林除具有竹材和林副产品收益外,还能通过出售碳汇获得经济收益。据专家预测,按照要求经营,他家的毛竹林前5年就有138吨碳汇可交易。今天,这138吨碳汇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有了碳汇收益后,农户经营林子的积极性更高了。
据介绍,临安农户森林经营碳汇减排量除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购买外,后续期间的碳汇减排量将部分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利用企业捐资购买,同时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这种自愿碳汇交易,倡导企业和公众在实践低碳生产和生活的同时帮助农村扶贫解困。为促进以生态服务市场化进程、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家园作出贡献。(省生态中心、临安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