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农产品价格下跌或影响全球价格
据《日本经济评论》网站9月15日报道称,随着中国支持农业努力的受阻,全球市场可能会看到农产品价格下行的更大压力。
报道称,7月份中国的巨无霸换算成美元的价格要比美国的价格便宜42%。中国牛肉的批发价是国际市场的两倍。中国小麦、玉米、大米和肉猪的农场交货价格也比其他主要生产国高75%至90%。
在抵御损害了全球农产品价格的通货紧缩的多年努力失败之后,中国的农业市场一直不稳定。最近人民币4%的贬值缩小了这一巨大的落差,但是中国农产品仍然存在强大的下行压力迫使这一差距消失。某些农产品的价格已经出现大跌,同时官员们则试图抬升其他农产品的价格。
人为刺激的价格
报道称,危机的种子是中国2009年为缓冲国内经济受到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推出巨额银行借贷刺激时播下的。飙涨的工资把民工从农村吸引出来。
随着对农耕兴趣的减退,流失了壮年劳动力的“空心化乡村”变得比比皆是。打工者汇回的钱给农村地区注入了数额前所未有的资金。农业的原材料价格、雇用人手的费用以及土地租金都有了上涨。
这些刺激资金进入了农产品市场。2010年,随着投资者利用从房地产交易和股权收购中赚来的现金赌农产品价格上涨,玉米、大蒜、生姜和辣椒价格出现了奇怪的飙升。政府严打了投机者,但也通过每年提高农业支持价格而容忍了通货膨胀。2011年肉类价格的暴涨,以及农产品价格的上升被作为一种现实加以认可。
让市场发挥作用
报道称,政府最初担心,随着农业成本结构的膨胀,价格下跌会促使农民放弃土地。现在,政府正在听之任之。
官员们解释说,他们正在遵循共产党关于应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新信条,但是不断增加的来自储备和进口量猛增的压力很可能才是真正的推动力。
2014年,棉花和大豆的保底价格被取消,今年对油菜籽的价格支持也被取消。根据农业部的数据,棉花和油菜籽价格比去年下降了30%,大豆价格下降了13%。由于需求疲软和全球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其他农产品价格也在下降。
报道称,中国仍在试图支持小麦和大米价格,因为它们被认为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现在重点被放在玉米上,玉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农作物。大多数观察家预料政府将降低即将到来的收获季的保底价格,以避免增加业已巨大的库存。不过,削价也会减少数百万农民的收益,并使政府的玉米储备遭到巨大贬值。
报道称,在政府深思熟虑之际,市场价格下跌的预期已经形成。8月收获的早玉米的售价低于去年,一些粮库以折扣价出售去年的玉米以便为新玉米腾出储存空间。中国的1月交货玉米期货合约的成交价比现货价低了大约15%,预示了价格下跌的预期。
溢出的危险
报道称,存在这样一种危险:中国农业市场的混乱将产生影响,从而给国际价格造成更大的下行压力。迄今为止,中国一直通过维持庞大的农产品储备并允许进口创纪录的大豆、谷物和肉类,来缓和通货紧缩压力。但是随着它避免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决心达到临界点,进口可能会出现收缩,官方可能会采取不计成本抛售库存储备的做法。
这已经发生在棉花方面。中国2015年上半年的棉花进口同比下降30%。进口配额被削减到了微乎其微,以便消化膨胀的储备。无独有偶,预料玉米价格预期的下跌将阻止被饲料加工厂用作中国玉米替代物的高粱、大麦、酿酒谷物等的进口。
危险的迹象也表现在其他农产品的头上。在中国企业2014年建立了过多的库存后,进口奶粉价格今年暴跌。不过,随着小型的家庭养殖场被大型工厂式奶牛场所取代,干草 、种牛和公牛精液的进口有所上升。
报道称,在国际市场低价的推动下,中国一直在以创纪录速度进口大豆。但是中国市场以大豆制作的最终产品价格的相应下降可能会减缓进口的增加。
对于全球生产商来说存在少数亮点,特别是肉类方面。中国对肉类的需求似乎令人鼓舞。高昂的牛肉价格、猖獗的走私以及空闲的屠宰场促使政府放松对牛肉进口的控制。官方已经与若干国家达成了进口肉牛和牛肉的协议。
尽管需求不温不火,但由于价格的上涨,猪肉进口可望增长。中国的生猪生产者在过去一年里减少了数千万头在栏生猪,从而使今年夏天的供应变得足够紧张并导致价格上涨。一直专门处理进口猪肉的新的工业园最近在河南开张,以便为双汇集团提供服务。双汇现在是美国肉类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的所有人。
报道称,鉴于存在如此多不断变化的因素,而且其中许多是隐藏在公众视线之外的,因此中国在农产品市场上扮演的角色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捉摸不定。(编译/曹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