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传统农业转型、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要有强劲的科技支撑。近年来,宁波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加大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农业科技转化与服务推广力度,着力推动多业态创新、多模式开发,走出了一条沿海发达地区做优、做强、做精的现代农业发展的的“宁波道路”。全市农业产值稳步提升,2014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75.18亿元是2009年的1.5倍。近3年,全市审定、认定农业新品种50余项,市农科院马荣荣团队育成的“甬优12”杂交水稻,最高亩产1014.3公斤,创下全国水稻百亩示范方高产纪录,“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年推广面积近400万亩。
一、创新科技攻关模式,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实施农业科技专项,聚焦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突破一批重点难点技术,培育一批动植物新品种(系),选育一批优良品种,引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培养壮大一批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了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绩效。如马荣荣带领的杂交水稻育种创新团队多年持续不断地获得市农业科技专项资助,育成了综合性状优良的强优势籼粳杂交水稻组合系列,其中甬优6号和甬优12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两个通过农业部认定的籼粳亚种间超级杂交稻推广品种。宁波纽康生物农业害虫生物性信息素防治技术经过多年攻关实现无喷洒农药能诱杀60余种害虫,该项技术已在全国20余个省市推广,面积达200多万亩,节约节省施药成本近十亿元。振宁黄鸡经过近十年的科技攻关,成为我省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畜禽新品种,累计出栏1亿羽商品鸡,创造产值20亿元以上,带动9000余户养殖户增收近2.5亿元。
创新横向合作模式,实现农业产学研协同创新
针对农业创新资源小而散特点,宁波市构建产学研协作创新联动机制,通过提高个体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户与研究院所、科技特派员之间的有效互动,集中解决生产研发难题。一是采用院地合作模式,打开科技服务农业产业发展的快车道,帮助区域农业突破发展瓶颈。全市院地合作农业项目有序推进,国家、市级项目占到12个。如市农科院为基层农户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自主选育雪菜、榨菜加工型芥菜类新品种6个,带动宁波市农户万余户,累计实现农民增收数亿元。二是以农业科技特派员为纽带,整合农业科技创新要素,通过项目合作、人才培训等方式,将技术、人才、资本等先进生产要素植入农村,形成“专家(及团队)+公司+农户”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新型科技转化推广服务模式,示范和引领宁波市区域现代农业发展。
创新成果转化模式,实现创新链上下游深度融合
延长农业产业链,打通新品种研发、农业生产和产品推广的上下游,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一是推动慈溪、象山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强化科技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培育扶持园区内的特色现代农业企业,促成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特别以品牌创建为抓手,提高科技园区农产品的附加值。二是完善星火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农业产业基地加快建立技术核心区,并以技术核心区建设为载体,在推动整个产业基地生产技术水平提升的同时,辐射带动周边产业,目前全市累计认定星火示范基地83家,转化推广应用技术305项,经济效益明显。三是积极培育自主盈亏的农业企业,在充分对接市场需求的同时,以企业法人形式与银行、信托、天使投资、产业基金开展直接和间接的投融资合作,充分利用好宁波市充足、闲散的民间资本,实现全社会农业收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促进农业与资本深度融合。
四、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打造新型服务平台,打通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链条,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一是构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平台,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提升基层农技人员技能。采取科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累计培训农业技术人员近万人次,培训农民超过2万人次。二是打造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农业公共服务资源,搭建以现代农业展示区、农产品检测区、数字化信息区、科技培训服务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并以“3+X”农业综合服务职能配置和“1+N”组建方式开展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配置服务设备和检验检测设施,较好地解决了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目前全市共建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20余家。三是推出服务热线平台,围绕“便民、高效、优质”的服务目标,开通全市统一服务热线12396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码号,实现7×24小时农业专家在线答疑、农事指导、多方会诊、病害预警的服务方式。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宁波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