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创新升级动力不足——“十二五”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分析之五

04.05.2015  17:09

     

  “十二五”以来,浙江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稳定粮食生产,发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稳定发展。201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06.6亿元,比2010年增长7.9%,年均增长1.9%。 

  一、农业生产主要成就 

  (一)生产结构更趋合理。作为海洋资源大省,渔业生产占比稳步提高。2014年,渔业总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比重为27.4%,比2010年的24.0%,提高3.4个百分点。经济作物在十大主导产业中占比稳步提高。2014年,蔬菜、花卉苗木、茶叶、药材等主要经济作物产值占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21.4%、8.3%、6.4%、2.3%,比2010年分别提高2.7、0.8、0.8和0.5个百分点。 

  (二)生产方式更趋生态。为保护生态环境,走科学发展之路,“十二五”期间,我省实行“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环境治理行动。据统计,2014年,农药使用量为5.87万吨,比2010年减少9.8%;化肥使用量为89.62万吨,比2010年减少2.8%。同时,各地拆除了部分违规养殖建筑,减少粗放式养殖对生态环境的污染,2014年,生猪饲养量为2689万头,比2010年减少15.2%。 

  (三)生产组织更趋多样。2014年,全省已有农业龙头企业预计7321家,经工商登记的家庭农场17955家,农民合作社4.2万家,组建联合社151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8751家,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造率53.8%。5个市本级和43个县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累计产权交易40多亿元。 

  (四)生产形式更趋现代。2014年,全省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6441个,面积572万亩;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642个,面积360万亩,其中,建成综合区63个、示范区139个、精品园440个。土地流转面积累计915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48.0%。 

  二、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后续发展动力不足。2011年,浙江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速为3.1%,较2010年略增,此后两年逐步回落,2013年回落到0.4%,2014年回升到1.0%。同江苏、山东、广东等省比较,浙江每年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速均处落后,增速差距呈拉大态势(见图1);从大类看,浙江的农业、林业、牧业每年总产值增速也均处落后位置;2011年,浙江渔业总产值增速还处于领先位置,但此后优势不在,2013年更是处于末位,2014年与山东并列第二,但也仅比江苏高0.2个百分点。 

 

  (二)产业转型升级不够。2014年,农业十大主导产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为71.8%,比2010年的74.0%,下降2.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幅度较大,2014年为16.0%,比2010年的19.6%,下降3.6个百分点。据统计,2014年生猪规模饲养量比2010年下降0.8%。因此,各级政府在推进畜牧业传统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方面迫在眉睫。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波动影响加大。2013年,由于遭受高温干旱、台风影响及“禽流感”疫情,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速下降到0.4%。 

  (三)科技服务支撑减弱。“十二五”以来,农业事业机构和服务组织逐步减少。据农业部门统计,2013年,乡镇农技服务站为1238个,比2010年减少147个;乡镇畜牧兽医站为683个,比2010年减少66个;县(市)农技推广中心为80个,比2010年减少2个;乡镇农技站农业技术人员为10060名,比2010年减少143名;村不脱产农民技术人员为7.52万名,比2010年减少0.63万名。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农业生产与“互联网+”融合。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要快速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互联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一是加强基础“硬件”建设。实现光纤进村入户,把农业电子商务配套设施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基础设施的前瞻性设计,扶持仓储、物流配送等体系建设。二是加强智慧“软件”建设。设立专项补贴撬动社会投资,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示范应用,不断开发完善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三是加强支撑“人才”建设。出台扶持政策和加强互联网技能培训,鼓励大学生村官、农村知识青年、农村致富能人、农村创业者成为农业生产电商创业带头人,带动新颖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主、农民广泛成为拥有互联网思维、熟悉互联网应用的市场主体。 

  (二)促进农业生产接“”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建立农业生产融合发展的利益共享模式。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培养农民和企业的合作共赢机制,比如采取股份共享、利润返还等形式,变农民分散经营为集约规模化经营,使农民与龙头企业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二是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有力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新主体在现代农业中发挥适度经营的骨干作用。三是加强政策配套支持。加大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培育、农业仓储、物流配送、农机等方面的补贴力度,在金融信贷上进行政策倾斜扶持。 

  (三)深化农业生产改革创新。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用地改革落地。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流转中介组织,规范土地流转,减少流转纠纷,鼓励土地有序适度流转,防止改变土地使用方向、供给方出现得不到应有收入的状况,强化土地流转评估体系建设。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作用。政府扶持发展各种社会化的中介服务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让市场主体通过经营服务来发展产业、培育科技人员来服务农业生产。三是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是省委、省政府近几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快经济社会转型、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举。政府一方面要果断拆除,另一方面更要果断升级,重新合理布局养殖区域,推进符合环保标准的集中养殖模式,积极扶持畜牧业传统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省地方统计调查局一产处  褚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