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内河水运短板 浙江首个航道养护规划出炉啦

26.07.2016  10:33
  浙江首个航道养护规划《浙江省航道养护“十三五”规划》日前正式发布并实施。“十三五”期间,全省将投入养护资金21.9亿元,其中18.5亿元专项养护资金主要用于实施航道标准化专项养护、绿色生态航道专项养护、航道智能化等专项养护项目。
  随着航道基础条件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对航道养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浙江省港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综合交通运输“5411”发展战略和水路交通运输发展“两打造、两提升”总体目标,航道养护“十三五”规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将完成一批骨干和重要支线航道标准化养护项目,完成一批绿色生态航道养护项目,完成一批航道智能化项目,完成一批港航管理码头和锚泊区项目。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浙江在航道养护方面,通过例行养护和专项养护累计投入养护资金12.8亿元,主要完成新建及加固护岸120.4公里,护岸维修26.4万平方米,疏浚土方1413.0万方,新建管理码头20座,提高航道等级约93公里。浙江省港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各级港航管理机构要抓住“一带一路”和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等战略机遇和“十三五”规划实施伊始的有利契机,查找航道建设养护管理的短板,重点抓好专项养护项目的实施,提高航道等级,提升干支航道通达水平;推进美丽航道创建,内河限制性骨干航道达到绿色生态要求;提高航道管理和养护的智能化水平,一类维护航道实现电子航道图全覆盖;完善港航管理码头和锚泊服务区等设施,基本实现基层站点管理码头全覆盖。
  根据“十三五”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今后五年浙江省将着力补齐内河水运短板,深入实施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加快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构建水陆、江海、海河、海铁等多式联运体系,规划建成高等级航道超过300公里,建成内河高等级泊位超过100个,完成投资超过300亿元,新增吞吐能力超过3000万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浙江全省将投入航道养护资金21.9亿元,其中例行养护资金3.4亿元、专项养护资金18.5亿元。
  据介绍,“十三五”期规划实施航道专项养护工程91项,重点提升骨干航道和重要支线航道等级里程103公里(桥梁除外),完成新(修)建护岸137公里,疏浚土方3420万方,航道绿化50万平米,新建港航管理码头和锚泊服务区18座。到“十三五”末,浙江全省按一类维护标准维护的航道里程达到1600公里,按二类维护标准维护的航道里程达到1800公里,内河骨干航道年通航保证率达98%以上,助航标志维护正常率在99%以上,护岸、绿化完好率达95%以上,过船设施年通航时间保证率在98%以上。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发展迅速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截止到9月底,12个重点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