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区“四举措”促进河湖清淤工作出成效
【本站3月4日讯】吴兴区自建区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河湖清淤工作,把它做为整治改善水生态、深入推进“五水共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2006年起,该区在区域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清水河湖”整治工程建设,持之以恒地推进河湖整治,并把河湖清淤作为首要的治理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
针对河湖清淤工作,该区成立了由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政府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区发改、财政、水利、农林、住建等部门为组员的清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水利局。并每年制定清淤目标和计划任务。如2006开始实施的第一轮“清水河湖”工程建设,提出以清淤、清面、清水、护岸“三清一护”为主要治理内容,突出抓好河道清淤工作,确定了四年内完成河道清淤1405万方的目标任务;在2013年开始的第二轮“清水河湖”工程建设中,又进一步明确以“改善水质”为目标,通过实施清水、护水、利水、用水、管水的“五水”工程,全面整治工业污水偷排、生活污水和垃圾入河、河道淤泥沉积、农业面源污染等影响河道水质水环境的突出问题。通过五年努力,使该区河湖治理面达到80%以上,河道水质普遍提高1—2类。
同时,加大投入抓清淤。为调动该区各地开展河道清淤的积极性,加大财政资金对清淤工作的支持扶持力度,区政府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补助激励政策。自2013年开始,区政府通过召开政府常务会议明确全区河道按每立方4元给予清淤补助,同时每年也争取到市级每立方5元/补助;在此基础上,各乡镇也因地制宜,制定落实清淤补助政策。区水利局、财政局对河湖清淤项目实行优先立项、优先补助的办法,积极鼓励和引导各地开展河湖清淤工作。此外,还专门加强清淤工程质量监督;结合年度综合考核,对各地开展清淤工作的实绩进行考核奖励。该区已初步建立起河道清淤建设、投资、管理、考核、奖惩的一整套体制机制。
鉴于河湖清淤面广、量大、任务重的实际,该区在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东部新城、集镇重点河湖、沿太湖溇港区域三大区域重点,并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河湖作为突破口,力求做到既保障生产生活,又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排涝畅通。2006年以来,已投资2.8亿元对全区河、湖、漾进行了两轮清淤,共完成清淤河道1426公里、清淤湖漾2.2平方公里,清淤土方2300万方。
在河湖清淤工程推进过程中,该区就河湖淤泥处置这一现实难题,除利用淤泥筑堤防洪、就近利用堆泥场堆放淤泥、利用淤泥肥田等传统方式处置淤泥外,还创新方法加快淤泥处置推进河湖清淤工作。主要是在该区西山漾清淤工程中率先探索使用淤泥固化新技术,即采用“真空预压法”对湖漾淤泥进行固结处理,使其成为绿化土以满足园林种植需要。而利用此一新技术,可使工程成本节约26元/立方米,目前漾区清淤土方约110万方,节约成本28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