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纸厂拆鸡棚 卖风景迎新生
泥墙、黑瓦、青石板,细雨、小巷、油纸伞……在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小岙村,错落于山涧的村屋,历经了悠悠岁月,此刻正迎来新的美好时光。就在前几天,小岙村与温州星远国际旅游公司签下合作意向协议书。村里以闲置老屋入股,由投资方改造成特色民宿,双方经营山区好风景,共享收益。
“记得小时候,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造纸;后来大伙儿又改养鸡,除了山涧闻鸡鸣外,小岙村还真是默默无闻。经历治水拆违后,如今村里吆喝山水竟名声大振。”小岙村村委会主任高炳雷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提及村庄旧貌换新颜不禁喜上眉梢。今年初,小岙村创成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并先后接待了好几拨客人,除了前来洽谈合作的企业外,还有前来指导扶贫的各级领导,以及有意在村里开设“温州民俗文化园”的著名温州籍画家孟庆江教授……
治水拆违除污染
赢得美丽示范景
走进藤桥镇小岙村,山环水抱,曲径通幽。78岁的高金喜闲坐屋前,见有客来攀谈,徐徐道出小村旧事。小岙村古来恬静,20多年前,村民纷纷上山讨生计,依山傍水建了80多个腌塘。靠伐竹造纸的老手艺,一年忙活下来收入四五千元,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字。然而腰包鼓了,溪水浊了,村里也臭了。老人们受不了造纸的气味。一些村民开始另谋出路。村两委借势拆除腌塘,造纸村安静了下来。
没过多久,藤桥的“熏鸡”食品业迅速发展,小岙村村民敏锐地抓住了商机。养鸡业在村里开始兴盛。“每年几万元收入,这个甜头不小。”小岙村村委会主任高炳雷回忆说,2007年起,村民陆续搭起近2万平方米养鸡棚。很快,溪水又浊了,村里又臭了。村两委动员全村,决心给小岙村改头换面。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村两委发动村民清理小岙溪,拆除违法养鸡棚。“要让村民舍弃驾轻就熟的产业并不容易。”高炳雷介绍,一直挂钩联系的鹿城区委老干部局给小岙村指明了改“卖”山水的新路子。
截污纳管,村里建起污水处理池;拆除违建,溪流和山坡重见山水原色……依托小岙村朴实的自然风光,小岙村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和“无违建村”创建,并于今年初摘得了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的牌子,还获得了省里下拨的200万元建设资金。如今小岙溪和玉林溪新的驳岸美化项目已在规划中。“接下来还要开展空中网线落地、民房立面改造等建设。”高炳雷翻出两本资料,一本是美丽小岙村规划图册,一本是防违建反弹的“一户一档”手册。
顺着小岙溪缓缓进村,山泉汩汩,林路葱翠。村尾背山面溪的10亩坡地上,正在搭果树支架的村民高树景说,几年前,这地块还养着2万多羽肉鸡,如今这里已变成猕猴桃基地。而附近山坡上,20多亩香菇、50多亩水蜜桃、300多亩杨梅陆续兴起。村民们对这些“喝”山泉长大的果子寄予厚望。
农房入股办民宿
走出生态致富路
再过几天,村里的停车场就可以进场施工了。6月,绿植美化、灯光亮化等基础配套项目也可以招投标了。最近,小岙村的旅游开发进度让村民颇为欣喜。
“这种破房子,每间能租1000元,真有人要吗?”
“放心好了,隔壁好几家都签协议了。”
“还有这样的好事,我跟家里商量商量。”
这是村民洪金泽与村委会主任高炳雷的一段对白。小岙村户籍人口680人,但常住人口不足百人。村里半数民房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长期荒废,墙壁爬满苔藓。有人相中这批老村屋,这样的“好事”,正是始于农房入股办民宿的那份协议。
“这份协议在考察中就基本达成了。我来过七次,考察小岙关键看气质。”温州星远国旅副总经理陈剑说,没想到在距温州城区35分钟车程的山间,竟能找到这样恬静柔美的村落。
按照村里签下的合作协议,村民闲置的老屋按每年每间1000元出租给村经济合作社,再由合作社整合入股到星远国旅,进行改造修缮、旅游推广。“从第六年起,每间房子租金还会以每年100元的涨幅递增。”村民高树敬算了本账,自家闲置的两间老屋每年能增收2000元,而村经济合作社又以民房入股享分红,这是低成本“创业”。目前,村里已有30多栋房子签了意向出租协议,占全村老屋近一半。
看上小岙村的并不止一家。今年4月,经鹿城区委老干部局牵线,著名温籍画家孟庆江教授两赴小岙村考察,并表示愿意牵头在小岙村开辟“温州民俗文化园”,打造“孟庆江工作室”。而前阵子,温州市民俗学会组队考察后,当即计划将“潘国森·瓯文化陈列馆”建在小岙村。
“如今,小岙村的仙人洞、乌龙坑等已纳入旅游开发规划范围。”藤桥镇岙底社区党委书记、网格长姜岳定透露,镇里已着手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推进小岙村绿色发展。目前,小岙村首批五栋闲置民房已启动改造,而慢行游步道已做好路基处理。预计今年底,美丽宜居的民宿可率先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