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发展,浙商有话说
本报记者 袁华明 陈文文 陈佳莹
10月25日下午,第三届世界浙商论坛在杭州举行,3场论坛围绕“新常态——转型”、“新机遇——平台”、“新作为——创业创新”展开。论坛既有经济学名家、著名企业家的主旨演讲,也有企业家的沙龙,最后以一场年轻人的“创客秀”完美收官。
新常态下浙商转型的风口在哪里?要到什么样的平台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浙商大佬在畅谈企业发展故事的同时,也为广大中小企业指点迷津。
浙江制造拥抱“互联网+”
南存辉(正泰集团董事长):转型升级要从转变观念开始,实业要用好互联网的翅膀,互联网时代到来,我们要拥抱它。现在“消费+互联网”已经达到顶峰,但“工业+互联网”还大有文章可做。产品构想、设计、创新包括管理各方面都应该运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就像空气、阳光、水一样,它是推动企业变革的动力之一。
王建沂(富通集团董事局主席):我认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一定能成功,我对此很有信心。实体经济是脊梁,“互联网+”和实体经济并不矛盾,而是互相统一的。浙江制造2025,是不是还是要坚持区域经济,走块状经济的老路呢?我认为,主要看浙江纵向能不能整合,横向能不能打通。如果能把产业结构都打通,在标准制定上有自己的话语权,那浙江面向全球竞争就不必担心。
徐冠巨(传化集团董事长):现在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但我们的生产水平还没跟上。我坚定地认为制造业是脊梁。有人说制造业就是产能过剩,制造业思维就不行,这种动不动就贴标签的做法不太好。但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制造业除了研发产品以外,要拥抱互联网,大力推进信息化。传化现在重视的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服务。国内物流成本高于美国,对制造业是不小的成本压力。现在传化的物流服务可以让企业降低40%的物流费,让城市物流费用降低20%。
宗庆后(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娃哈哈很早就开始实现工厂自动化,其实也就是现在智能制造的前身。互联网是平台、是手段,我们要很好地加以利用。娃哈哈智能工厂入选工信部2015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也说明了娃哈哈在智能制造方面是走在前列的。无论“互联网+制造”还是“制造+互联网”,这是一个时代的到来,肯定要拥抱互联网,这是趋势,不能拒绝,要融进去,熟悉它、了解它、利用它。一手抓实业,一手抓互联网,要让它们融合。
陈爱莲(万丰奥特董事局主席):浙江制造2025决策非常正确。浙江很多制造业都在转型升级,经过几次洗牌还能够生存的制造业,一定能转型升级成功。万丰奥特今年的业绩同比增长27%,主要原因就是“制造业+互联网”。第一,万丰现在就是智慧工厂,利用机器人、互联网、物联网管理,人均销售额从100万元提升到300万元左右。第二,万丰转型升级的产业中,有机器人,也有航空航天事业。未来我们有个大交通战略,之前也收购了加拿大和捷克的飞机公司。对中小企业的建议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要好高骛远,要一步一个脚印,根据自己的实际规模量力而为。
浙商回归拓展新空间
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企业家们要适应经济新常态。新常态下依然有很多机遇,放宽准入、城镇化、兼并重组、转型升级都是机遇。比如,产能过剩突出,更多企业要兼并重组,浙商在这方面可以作为。转型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确定性比过去大大增加,市场经济就是处理不确定性。企业家就要到市场上去试错,去发现机会。
廖春荣(澳门银润控股集团董事长):我2009年回浙江投资,到现在已经6年,企业发展越来越好了。总体感觉家乡水更绿、山更青,我是冲着环境回来的,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政策环境。现在,关注安吉凯蒂猫乐园的人比较多,凯蒂是国际品牌,他们是冲着凯蒂来的,但来了之后看到安吉山清水秀,对安吉经济带动作用特别大。凯蒂在浙江落户,对浙江旅游升级能产生很好的效应。
周成建(美特斯邦威集团董事长):我老家青田风景很美,所以我们在老家建了一个环境优美的旅游项目。回归,一个层面是回家投资,还有一个层面是本我,做自己擅长的项目。我们要思考,如何用更好的方法做得更突出,如何用工匠精神把品质做到极致,如何把性价比做到极致,如何通过互联网把产业链价值整合得更到位。
吕小奎(浙江海越股份董事长):家乡的投资环境比以前好了,在宁波和浙江省有关部门支持下,我们用28个月在宁波建成环保工业项目。今年,省政府把大气治理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大量使用,使用效果还是很好的。
沈国军(银泰集团董事长):我们在浙江有58家公司,约有8万人在银泰工作。我们看中的是浙江的市场、创新的能力。我们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回乡投资,趁此机会还可以常回来转转,会会老朋友。
汪力成(华立集团董事长):回归浙商不会与本土浙商挤压竞争,反而会形成共赢、多赢的局面。现在浙江的经济在转型,要做的事情很多,机会也很多。国家正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就在两天前,华立集团正式启动开发墨西哥工业园,不断地向外拓展,为企业发展腾出空间。
创客时代未来无限大
马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浙商总会首任会长):中国中等收入人群已达3亿人,根据目前的增长速度,未来数年内将达到5亿人,是美国的数倍,未来的机会就在于这样强大的内需。请大家记住,未来20至30年,中国的发展一定是靠消费拉动。而要让老百姓把钱拿出来,靠的是企业家的真本事,这是未来所有人的机会所在。
对年轻人来说,没有比这个时代有更好的机会和经商环境了,创业不需要拼关系、拼爸妈、拼银行贷款,拼的是真才实学、是睡地板、是拼搏勤奋、是不断改变自己。
陈柏臻(浙江青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互联网的发展让采购需求变得更加小批量、多元化,需要生产端对需求进行快速反应,这对大部分传统企业而言是巨大的挑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建立了整合服装柔性供应链平台“找货吗”,降低工厂库存率,加速工厂反应周期。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做到部分产品的订单周期从原先的30天缩短到5天左右。
李涛(杭州先临三维科技有限公司CEO):和大家分享一个通过3D数字技术快速实现个性定制的故事。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住进了一位26岁的女孩,因脊椎严重变形,她无法行走。我们输入女孩脊椎的CT图像和三维数据,通过3D打印技术,在一天之内就寄出了3套与女孩身体一模一样的脊柱模型,医生根据这些模型反复模拟验证方案,最终手术非常成功。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为你而造”将是未来生活方式的主流。当下,大量创客正为此应运而生。
徐超龙(美好家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智能家居是为家庭智能化搭建的系统平台,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居住环境。只需要在移动客户端点一点,家里的门可以为客人打开,你还能打开灯光、电视、空调,放点轻音乐,甚至还可以为客人冲上一杯咖啡,让对方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追求便捷美好是人类的天性,目前中国有3亿中等收入人群,相当于1亿家庭,如果每家在智能家居上消费1万元,那就会产生万亿市场。可想而知,物联网智能家居的全球市场多么庞大。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吴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