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六个注重”引领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
17.08.2015 16:10
本文来源: 建设厅
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该市切实抓好工作调研、强化督查考核、优化服务指导、强化信息整合,规范资金管理,经过3年努力,已初显成效。目前,2012年启动的8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已全部通过验收。2013年启动建设的14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已完成投资2.97亿元,完成项目总投资的97.4%,其中有7个示范村试点已完成项目建设,通过省厅考核验收。2014年启动建设的18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计划投资2.14亿元,实际已投资1.78亿元,完成项目总投资的83.2%。2015年,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列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试点,目前正在抓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全市新启动建设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9个,目前已完成规划编制修编工作,正在进行规划审批,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已陆续开展。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注重试点选取。坚持基础硬件和人文软件相结合,邀请规划、建筑、景观等专家参与示范村选点,切实从交通、环境、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择优选择,确保试点村的示范带动效应最大化。如越城区鉴湖镇王家葑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较高,拥有1400平方米的村级体育馆,建有全市首个村级科普馆;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嵊州市竹溪乡竹溪村,也是“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民居数量众多,传统文化传承较好,且有一定的保护发展基础。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是最早的花木专业村,也是漓渚兰文化的发祥地,专业养兰户达250户,村级经济实力强,配套设施建设基础较好,产业结构成熟,发展后劲足。
二是注重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精心设计,着力在农房建筑设计、村落空间设计、设施环境设计上下工夫,高质量编制和完善示范村规划设计方案,全市美丽宜居示范村规划已完成投资1089.65万元。为进一步提高美丽宜居示范村规划水平,提升规划品质,在高标准、高要求的基础上,我市还积极组织参加在2014年举办的浙江省首届“美丽宜居”优秀村庄规划评选,其中柯桥区王坛镇南岸村、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的示范村规划分别荣获二等奖,新昌县羽林街道渡皇山村、上虞区崧厦镇祝温村的示范村规划分别荣获三等奖。
三是注重环境改善。结合“五水共治”、“三拆一改”、“四边三化”等行动,以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空心村”整治、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等工程,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三拆三化”( 拆违、拆危、拆旧,美化、绿化、洁化)实施计划,实现村庄环境适居宜人。目前,全市“三拆三化”项目建设计划投资7.37亿,完成投资6.71亿。同时,根据省委“两美”浙江建设决策部署以及李强省长和熊建平副省长关于加强农房设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市还注重提升建筑风貌,将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与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如下发了《绍兴市村镇住宅方案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材料和传统工艺,努力保护修缮一批具有绍兴特色的传统民居。例如,上虞区岭南乡东澄村围绕“覆卮山”3A级景区开发,在农房建筑、村落空间、设施环境设计方面狠下功夫,在保留古村落风貌的基础上,选用鹅卵石、白墙、黑瓦等传统乡土元素,修旧成新、节地节能、改善环境,有效利用“村、路、山、田”等自然风光对村落的辐射影响,努力打造出富有特色、丰富多样、质朴宜人的示范村庄。
四是注重品质提升。该市将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与“中国传统村落”调查申报、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发展、千年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工作等工作相结合,充分挖掘梳理示范村历史文化内涵,并将传统元素运用到示范村建设中,着力提升示范村的文化内涵和品质。在我市启动建设的美丽宜居示范村中,有“中国传统村落”2个,绍兴市历史文化村落7个,市农村文化礼堂“特色示范点”5个。同时,注重示范村特色营造,重点突出地域特色、生态特色、人文特色。如越城区东浦镇东浦村是绍兴水乡、桥乡、酒乡、名士之乡的缩影,我们围绕“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秀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的目标,通过文物保护、古建修缮、文化挖掘、环境修复、旅游拓展等综合措施,着力打造具有绍兴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昌县镜岭镇外婆坑村,是我市少有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村里有保存完好的古台门石头墙、黄泥墙等富有江南古村特色的古朴建筑,又有群山环抱的千亩高山生态有机茶园,力求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以旅游带文化,以文化促旅游”的美丽宜居示范村。
五是注重创建管理。积极搭建美丽宜居示范村的培训、交流平台,加强改造施工的过程管理,着力提升美丽宜居示范村的建设品质。如制作了优秀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经验成PPT资料供各地学习借鉴参考。今年6月12日,该市组织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培训工作,邀请省厅领导作专题指导、湖州市安吉县尚书干村作先进介绍经验,全市50余人参加;组织各地参加省建设厅举办的美丽宜居示范村乡镇长培训、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和技术比武活动,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管理业务水平及农村工匠专业技能水平。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实行规范管理,督促各地切实抓好建设工地的安全生产,落实“一牌一图一表”制(即责任告示牌、规划设计图、实施进度表),公布各方责任主体、规划设计方案、实施进度情况,有效推进项目建设。
六是注重持续发展。各地有效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村庄经济,注重夯实美丽宜居示范村产业发展基础,如通过促进乡村休闲旅游、生态农业观光等,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实现农民增收,为村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实现示范村的可持续性发展。如诸暨赵家镇东溪村,坐落在中国香榧森林公园内,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发展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为主要产业,以油菜花、樱桃、茶叶等农业产业为依托,发展农家乐,促进村庄后劲发展。嵊州甘霖镇施家岙村,是女子越剧发源地,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村内祠堂、戏台等古建保存完好,特色鲜明,底蕴深厚,通过引进绿城集团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落户村内,使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效提升村庄综合实力。
下一步,该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村镇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委“两美”浙江建设决策部署,进一步结合绍兴实际,扎实推进我市美丽宜居示范村项目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切实将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与农房设计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村民建房质量和风貌控制,加快绍兴特色美丽宜居示范村民居的打造,彰显个性化地域色彩,实现美丽宜居示范村“美丽”到“魅力”的发展与蜕变。
(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
本文来源: 建设厅
17.08.2015 16:10
省人大财经委与省审计厅联合开展审计查出问题后续整改情况督查
本网讯 为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查出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李卫宁出席中国浙江省—比利时西弗兰德省合作促进委员会第6次会议
本网讯 4月28日,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赵光君赴金华市开展土地管理条例和综合行政执法条例立法调研
本网讯 4月26日至28日,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培训班在杭召开
本网讯 4月21日至23日,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