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治水生态公益金 最美“百合花海”绽放桐庐生态乡村

08.06.2015  17:03

    “村里的百合花都开了,黄的、桔的可好看了!”这几天,杭州桐庐县分水镇新龙村的村民们奔走相告,眼下,村里最时髦的就是相约看“百合花海”。

  “是啊!花开得可好了,要不要去看看?”记者一走进新龙村,村党委副书记陈拥军就热情地介绍了起来:“去年6月份从山东招商引资过来的,首批试种了7个品种,近300亩百合。现在正是盛花期,上周末来了1万多名游客,车子多得3个停车场都不够停。

  陈拥军的脸上挂满笑容,“我们村里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多人。你看,这里空气多好、水多清、山多绿,没有这样的好环境,哪来的投资,哪来的客人。

  如今的新龙村,是“美丽乡村”精品村,也是有名的“风情小镇”村,近年来先后获得“浙江省森林村庄”、“浙江省园林绿化村”、“杭州市生态文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陈拥军感慨地说,这些都是桐庐全县的好山好水带来的“金山银山”。

  首创“五水共治

  生态公益金项目

  去年,桐庐首创“五水共治”生态公益金,按照“社会参与、自愿认筹、留本返还、收益捐赠”的思路,多渠道筹措生态公益金,收益全部用于“五水共治”项目建设。

  “我们村干部都积极参与了,对自己村里有益的事为什么不做?”陈拥军说,“这笔钱就像存银行一样,只不过我们把利息全部捐了出去。

  一年间,桐庐全县共有300多家企业、近13000人参与“五水共治”生态公益金认筹,总认筹额达1.2亿元,这其中还有许多主动来报名的村民。

  后岩村村民唐忠良,今年70岁,土生土长的桐庐人。去年上半年,听到生态公益金的事情,自己找到了村委办公室,主动要求捐150元。而他一年干农活的收入只有1万多元,捐出来的钱对他来说,其实并不算一个小数目。“本金我也不要了,我知道这是好事情,对县里、镇里、村里好,对我们农民也好。”唐忠良说。

  据桐庐县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五水共治”生态公益金三年一期,三年后认筹者可继续认筹存放,也可凭票据及认筹证将本金取回。

  通过这种独有的创新模式,灵活机动,保证了项目资金的可持续操作,另一方面由“政府出资”变“全民投资”,“政府治水”变“全民治水”,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增强老百姓的归属感、自豪感,让他们以主人翁姿态主动担起环保责任。

  下拨公益金

  建蓄水池给村民供水

  生态公益金筹集起来了,下一步就是合理利用了。没过多久,新龙村就尝到了回报的“甜头”。

  以前,村民们家里喝的、用的大多是山泉水。前几年每逢干旱,村民们常常愁眉苦脸,因为山上的水没了,连喝水都成了问题。

  大伙一商量,有人提议:之前上交的生态公益金是不是可以派上用场了?随后,村集体试着递交了一份申请书,“过了几个月,34万公益金就拨下来了,村民们高兴坏了,加上村里自筹了16万元,专门用来解决农民饮用水问题。”陈拥军说,一个80立方米的蓄水池很快建了起来,铺设了7000多米供水管网,成了村里920人的饮用水源。

  他带着记者爬上一个小山丘,上面就是新建的蓄水池。蓄水池旁边配置了消毒器,还有工作人员对水池进行定期清洁,确保村民家和山下的农家乐里都能喝上纯净的水,干旱缺水的时候,也能及时发挥作用。

  依靠这一片好山好水,新龙村已先后开出了40多家农家乐。近年来,村里还引进多家种养循环的生态农业园、亚明中华鲟养殖基地,投资度假酒店和养生文化创意园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了最大卖点。

  养猪大户转型做起农业观光旅游

  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村里的各家农家乐、农庄也纷纷走上了转型之路。去年,全村沿河的养鸭、养猪户陆续关停,河道淤泥进行了多次清理。

  村里的万强农庄,1998年开张,是村里有名的老牌子。80后农庄老板钱源说。“以前,农庄靠养猪赚钱,最多的时候有5000头猪的年存栏量,一年能卖出1万头左右。

  “猪太多了,多少会影响环境。”钱源坦言,过去一下大雨,农庄里污水横流,还会冲刷进附近的河道里。2009年,农庄第一次尝试转型,发展起了循环种养和农业观光旅游。

  “用猪粪改良贫瘠的山地土壤,套种蔬果,让游客们自己入园采摘。这样一来省下了人工费,蔬果也不愁卖不出去了。”钱源说,“可是因为养猪,农庄里免不了有一股气味,还有脏水,环境不好,游客也不见多。

  于是,有了2013年农庄的第二次转型,这次走的是“减量、提质、增效”路线。“不能再养这么多猪污染环境了,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农庄里的猪渐渐降到了每年1500头左右,并引进了新品种。

  “我们每年开办‘花猪宴’,让游客自己来挑猪,观看整个过程。原本一只普通猪最多卖几千元,现在通过‘花猪宴’卖出的花猪一只可以卖1万多元。”思路一变天地宽,转型之路给钱源的农庄带来了加倍的利润。

  “去年,我们配备了槽罐车,专门运沼液和猪粪,还建立了有机肥试验基地,并设立绿化游步道,现在农庄里已经看不见污水了,也完全闻不到臭味。”钱源说。

  环境的改善也给农庄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去年,农庄的客流量达到了6万人次。钱源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的不光是农产品,归根到底还是这一片好环境。

  村村实现垃圾分类

  桐庐是一个山区县,农村人口占69%,面积占95%以上,农村是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来源。生活垃圾增量多、处理难、危害大,常对村里的水质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2008年,桐庐建立“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体系。目前,日无害化处置量350吨,但10%的年增长量,使日处理能力500吨的县城焚烧处理设施将在5年内满负荷。

  2012年起,桐庐全面启动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行政村全覆盖工作。“2012年,我们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基础设施全覆盖,去年实现全民垃圾分类全覆盖。”桐庐县环保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现在,新龙村和桐庐的各个村一样,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两个垃圾桶,一蓝一黄,分别为“可堆肥”和“不可堆肥”(俗称“可腐烂”和“不可腐烂”)。

  而对当地村民们来说,还有一种更好记的说法:“桐庐话‘蓝的’就是谐音‘烂的’,那么黄的就是‘不烂’的,两个垃圾桶很好区分。

  这种简便易行的方法,让村民们迅速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技巧。以户为单位,先进行垃圾大类粗分,“可堆肥”主要指厨余垃圾和农业生产垃圾,可就近作资源化处置;“不可堆肥”则会运到县城作无害化焚烧处置。也有部分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开展精细化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比如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废弃农药包装袋等分类。

  另外,新建的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大多建在镇级垃圾中转站及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周边,最大程度发挥集聚效应,将秸杆、散养畜禽粪便等也纳入资源化体系,强化农业污染整治成效。

  记者手记

  全民治水走出幸福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桐庐的山青水秀让人流连忘返,桐庐人民的勤劳智慧也让我印象深刻。

  村民们很淳朴,说起治水,总是一个劲地点头。“这个是好事情,需要我们出钱出力的尽管说,毕竟是为自己的家乡好。”这样的话从许多世代耕作的老农民嘴里说出来,感觉特别真实。

  桐庐去年首创的“五水共治”生态公益金是其工作的一个亮点,为治水开辟了筹资新路,破解了资金难题。“我还是头一次看到村民们对一件事情这么有热情!”在村委工作了20年的陈拥军感叹不已。

  治水要有新思路,破坏环境的事做不得,几乎成了村民们的共识。

  新龙村的旅游业发展起来了,靠的就是这一方纯净的水土。农家乐的一次次改革转型,以环境为卖点,开出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走出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如今,新龙村百合花海基地,花开正旺,而与之相依的就是清澈的分水江。分水镇的休闲度假区北以天溪湖为依托,南以龙潭溪为依托,旅游层次丰富。

  这里独有的生态山水资源,引来众多项目落户。陈拥军说,今年百合花还是试种期,已经带动了民宿经济的大力发展,村民们尝到了增收的“甜头”,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接下来,村民们还有自己的新思考,农家乐如何完善,配套设施怎么跟上,怎样把日渐增多的人气资源转化为更好的经济效益……桐庐的小村庄日渐美丽丰满,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美丽乡村正逐步向美丽经济华丽转身。

(来源:今日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