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顺势而为 全面打造绍兴公安法制服务品牌
今年以来,绍兴市局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业务队伍两个优势,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项目,提升执法服务质效,全面服务基层一线执法,努力打造高品质、高效率的公安法制服务品牌。
一、以管理创新为重点,提供贴近实战服务
一是 创新执法管理机制。紧紧抓住执法行为的重点,群众反映的热点和常规监督的盲点,进一步完善执法管理组织体系,专门成立执法管理委员会,理顺纪检、督察、信访、法制等部门之间的关系,增强监督实效,丰富监督形式,将执法监督管理延伸到公安执法的各个环节,建立起执法与制约的良性循环体系,形成共同参与的管理格局;建立管理委员会每季例会制度,开展执法执勤定期点评通报,研究解决执法突出问题,加强对执法质量的整体掌控作用。同时,结合日均接处警量、年度刑事打处数、行政处罚数,将全市执法办案单位分成三个层次,实行日常执法管理分类检查考评。
二是 开展执法送服务活动。建立法制工作每月例会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基层执法单位,采取敏感案件专人服务、疑难案件全程服务、专项行动法律支撑服务、重点单位跟踪治理服务等形式,全过程、多角度深入执法第一线,及时发现受案立案、办案区人员和未破案件管理、调查取证、执法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各类执法问题,共同研究疑难案件,加强个案指导,解决执法问题,为基层执法单位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通过实地到各基层所队查阅各类执法台帐,并将接处警记录与网上接处警信息录入核对,抽调案卷对办案质量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与各基层所队领导进行讨论解决。今年以来,支队执法服务队共实地检查15个基层派出所,抽查750起110接处警警情,75起未破案件,75名违法犯罪嫌疑人入办案区的管理情况,138件涉案物品,指导疑难案件20余起,对日常执法管理存在较多问题的两个所列为重点整改单位实行跟踪治理。
三是 提供多样化培训服务。组织法治培训,借助执法规范化建设专题轮训活动,重点围绕基层执法办案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难点问题及意见建议,对全市各基层执法单位领导、专兼职法制员开展执法实务培训,共举办二期专题培训,受训民警500余名。健全学法服务网络,着力推动执法资格等级考试系统的应用,逐步实现网上学法测试常态化,截止目前,全市共有4842名民警取得基本级执法资格,占在编民警总数的97.6%,3246人取得中级执法资格,占在编民警总数的63.7%,224人通过了高级执法资格,有42名民警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培养了一大批能办案、会执法的业务尖子;开展以检促学。定期组织交叉阅卷等执法检查活动,组织基层法制民警开展互评互检,及时发现影响执法质量的突出问题和屡纠屡犯的执法瑕疵、陋习,对基层民警在案件定性、取证、文书制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实时督导并给予整改指导。今年以业,已集中调阅各类案件65起,研究解决执法难点问题20多个,对存在问题较多,有执法过错的4起案件的承办人予以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二、以现实需求为支点,提供无缝对接服务
一是 健全执法标准体系。制定出台了《常见四类警情现
场处置规范》、《执法执勤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执法制度,完善执法自由裁量,将裁量基准等制度规范植入警务应用平台,实时为民警提供执法指引,规范一线民警执法行为;在执法环节上,对各类110接处警警情的处置过程进行详细分解,推行接处警电子化菜单式管理,落实第一时间出警、第一现场必勘、第一证据固定的三个一警务机制,确保每一起警情处置做到程序合法、动作标准、言语规范、行为平和。
二是 微信群实时服务。为及时了解掌握基层执法需求,
研究分析解决对策,提高服务实效性,支队在全市分层级设立法制工作微信群。市级层面由支队负责,全市法制部门民警参加,各县(市、区)局法制大队负责,本地所有专兼职法制员及办案民警参加。通过微信群互动实现法制工作相关意见建议的上传下达,法律适用问题的探讨,疑难复杂案件的解答,新法新规及执法规范的解答与释疑,突出执法问题的提醒等等,微信群建立以来,群成员利用微信的语音、文字、图片的实时共享功能,及时交流探讨工作疑难问题、成功经验和执法制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及时高效解决了诸如指定管辖、封闭电动车定性、行政拘留与强制戒毒交叉执行等一系列执法实务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法制民警的服务保障功能。
三是 拓展案件审核功能。制定出台《案件审核管理工作
规范》、《重大案件集体议案制》和《法制部门案件审核积分制》等工作规范,可以根据审核案件特点决定启动法制部门集体会商、与办案单位共同会商、提请重大疑难案件侦查委员会集体会商、公检法联席会商四级会商机制,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案件质量,有效处理疑难、上访案件,力争把每起案件办成铁案、精品案,经得起法律历史的检验。今年以来,全市法制部门针对30多起复议诉讼、信访积访引起的疑难案件,积极为办案单位出谋划策,主动派员提前介入、参与调解办理,使案件均得以顺利办结,化解了社会性矛盾,避免了执法隐患,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在加强案件审核的同时,注重对发案原因、作案动机和手段的梳理和研判,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漏洞,提出精准打防的意见和建议,使保障更加符合实战需求。
三、以信息化融入为亮点,提升监督执法服务
一是 推进全面监督。把信息化手段应用到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依托公安信息资源平台,实现接报警信息、现场执法记录信息、办案场所视频监控信息、同步录音录像信息、执法办案流转信息综合关联应用。全面推进执法记录仪的配备使用,强化对执法活动音视频监控,确保对处警执法活动全过程记载和回溯式管理。同时,依托网上督察中心,建立执法监督专业队伍,对执法办案活动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强化对执法事项、执法流程、执法环节和执法结果的即时监督和办案数据异常变动情况的实时监测,实现对动态执法活动和静态执法活动的全流程、全方位、信息化监控,有效提高了执法效率和办案水平,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二是 深化阳光执法。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
外”,拓展公安门户网站和“网上办事大厅”功能,实行执法信息网上一个平台查询,加大公开力度。完善案件回告、公开查询、说理执法等制度,建立“三个必访”执法回访工作制度,把回访当事人、走访人民群众作为考评监督的重要手段,让案件当事人、人民群众成为监督公安机关执法的主体,了解民警调查、侦查行为是否合法合规、有无违法违纪问题及当事人对处罚、处理结果有无异议;是否履行了执法办案告知义务、对民警执法行为和处罚、处理结果有无异议;执法办案行为有无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等情况,完善群众投诉处理机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
三是 重抓执法安全。开展规范使用办案区“四个一律”专项检查活动,加强执法办案区的升级改造及装备配备。全市改建、重建办案区49个,增加讯(询)问室131余间;健全基层所队日常执法管理机制,总结推广上虞丰惠派出所设立执法管理中心工作经验,以推进办案中心、物证中心、案管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借助信息化技术,强化案人物流程化管控,倒逼民警规范执法的习惯养成。如诸暨市局成立全省首家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将公检法三家涉案财物数据信息统一录入,实现信息共享和涉案财物电子化移交,有效规避了涉案财物损毁、丢失以及办案人员、保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