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第五次农业“两区”建设现场会在温州瑞安召开
9月28-29日,全省第五次农业“两区”建设现场会在温州瑞安召开。省长李强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在建设“两美”浙江的新阶段,各地各部门要继续高度重视农业“两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载体、大平台和主抓手,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为重点,将“两区”建设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作制度改革、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落实责任、整合资源、依靠科技、强化管护、确保质量,持之以恒地深化“两区”建设,以此引领加快打造绿色农业强省,实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路子。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市和有“两区”建设任务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农业“两区”办主任等参加会议。副省长黄旭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陈龙副秘书长主持。
黄旭明充分肯定了农业“两区”建设四年多来的成绩,全省上下坚持每年突出一个主题,科学规划,集聚力量,增加投入,狠抓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持每年100万亩的建设进度,累计建成4984个、465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逐年提速前进,累计建成622个、面积280万亩;农业“两区”在稳粮增效、带动增收、产业提升、防灾减灾等方面 的成效不断显现,有力推动了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他强调,2015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全省要完成5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100个现代农业综合区、20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50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的阶段性目标,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围绕目标任务,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抓推进。
黄旭明指出,当前我省已进入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新时期的浙江农业需要以建设绿色农业强省这个新目标来统领和指引,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稳粮为先,守好浙江粮仓。继续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确保全省建成800万亩面积;坚决遏制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趋势,坚守“粮食生产功能区必须姓粮”的底线;落实好粮食产销政策和粮食订单,推进农作制度创新,抓好粮食生产。二是坚持生态为基,建设清洁田园。组织实施生态循环“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科学利用农业资源。三是坚持质量取胜,打造绿色品牌。在生产上,深入推进农业生态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建设;在监管上,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环节、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在长效机制建设上,加快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农产品生产经营诚信机制建设。四是坚持科技先行,加快“机器换人”。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五是坚持效率导向,优化经营体系。积极推进十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联动发展二产三产,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厅长史济锡代表省农业“两区”办汇报了工作情况。2013年以来,农业“两区”建设围绕“四个结合”,通过“五抓五促”,取得了新进展。重点是部署深化,进程加快;要素集聚,设施改善;机制优化,模式创新;科技领先,服务深化;辐射扩大,效益明显。下一步,将围绕建设绿色农业强省目标,重点在“稳粮增效、生态循环、质量安全、改革创新、辐射带动”等方面深化“两区”建设,努力实现五个提升。一是提升粮食生产和助农增收能力,把“两区”建设成为稳粮增效的示范区;二是提升资源利用和种养结合水平,把“两区”建设成为生态循环先行区;三是提升标准化生产和全程监管水平,把“两区”建设成为质量安全放心的样板区;四是提升经营管理和科技支撑水平,把“两区”建设成为改革创新的实验区;五是提升标杆示范和辐射带动能力,把“两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引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