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遴选工作座谈会在杭州召开
为进一步推进全省“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遴选工作,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和策略,8月10日下午,省文物局在杭州组织召开全省“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遴选工作座谈会。中国丝绸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以及宁波市、温州市、舟山市、台州市、慈溪市、龙泉市、绍兴市上虞区等“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市、县(市、区)文物行政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杭州市、湖州市文物行政部门应邀列席会议。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在听取“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关于前期工作情况的汇报后,与会专家就浙江省“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内容、遗产类型、价值特征及遗产点遴选技术路线发表了意见和建议。会议审议了《关于浙江省“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遴选的若干建议(讨论稿)》,基本明确了下阶段海丝申遗点遴选的基本要求和日后保护管理工作的导向。
吴志强从“方位”、“方向”、“方略”、“方法”四个方面对浙江省下阶段“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提出了要求,他在讲话中强调,“一带一路”使文化遗产工作前所未有的与国家重大战略结合在一起,作为“一带一路”的相关省份,浙江省文物系统要主动围绕和服务大局,立足本职,发挥资源优势,在大局中发挥作用,在大事中体现优势,把海丝申遗作为提升我省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机遇。要认清浙江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政府责任、加强区域交流和合作共赢,未雨绸缪提前重视相关遗产的保护、整治和环境控制。在遗产点遴选和价值评估方面,要基于浙江海丝价值的整体性研究,全面、历史、客观地评估相关城市与海丝的关联,还原古代浙江海上交通、商贸往来和多元文化融合的真实面貌。要关注港口、航路和造船技术的研究,关注航海贸易、市舶机构及海外贸易大宗货物产地,要关注海上丝绸之路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要关注考古实证的作用。他要求全省文物系统同心戮力,力促海丝跨国联合申遗进程,助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浙江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