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建议:推进应急“一张图”建设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社会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事故灾难也频发多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汶川特大地震、山西襄汾尾矿库特别重大溃坝事故、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特别重大滑坡事故等损失都极为惨烈。在今年的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就加强应急管理、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做了发言。
他认为,在灾害事故面前,由于缺乏应急避险、急救常识,当事人、在场人员常常不知所措,只能无助地等待救援救护,错失了最佳抢救时机。救援过程暴露出我国应急管理、应急救援还存在诸多问题、漏洞和短板,如立法滞后、体制机制不顺、宣传培训不到位、救援能力严重不足等。
因此,他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要加强应急管理立法、修法工作。建议由应急管理部牵头,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启动《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统筹推进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标准建设,为应急管理、应急救援、防灾救灾减灾等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二是要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针对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顺、部门职责不明、边界不清、指挥体系不畅等问题,进一步明确分工、压实责任、量化考核标准,确保责任清晰,履职到位;建立沟通机制,强化工作交流、信息共享,整合资源和重复建设问题;赋予省以下应急管理部门对消防救援队伍的人事任免权,切实理顺关系,加强应急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三是要大力普及应急急救知识。欧美、日韩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将医学急救知识列入学校常规教学课程,规定超过18岁的公民必须学习急救知识,警察、司机、大学生都必须接受心肺复苏术和现场急救的培训;美国仅接受心脏复苏技术培训的人数就达到7000万;日本的防震救灾宣传普及程度和效果举世公认;有的国家甚至规定应聘人员必须持有急救员格证。而我国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率却不足1%,公民自救互救能力严重缺乏,安全避险意识不强。
因此,我国亟待加强应急、急救常识培训,推广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把应急教育培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筹建综合性公共安全避险和应急救护知识教育基地;将应急救援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突出民政、城建、交通、公安、卫生、供电、教师等重点人群,开展公益性安全避险应急救护培训,组织自救互救演练;将应急管理、救援知识纳入公职人员入职、晋升、党政领导干部党校培训内容;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平台,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提高公众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能力。
四是要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全面整合现有消防救援队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国家队和企业专业救援队,以及社会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力量,形成协同应急,构建应急体系;出台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志愿者、退役军人参与应急救援,形成“民间自发组织、政府有效管理”的机制;出台应急管理经济政策,调动科研部门和企业研发先进装备,以提升“民众”应急能力和“应急救援”保障水平。加大财政投入,补充完善救援队伍应对事故灾难所需要的救援车辆、抢险救援装备、监测侦测设备、通讯指挥设备、个人防护装备、后勤保障设备等装备器材,提高救援能力;全面梳理摸清应急队伍、物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推进“应急一张图”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