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因为孩子爸爸是“老赖”
随着各项对被执行人的行为限制的规定出台,法院执行这张大网是越织越密了。今年9月初,长期逍遥法外的“老赖”陈某主动来到慈溪法院,履行了3年前的一笔执行款,案件得以执结。据悉,陈某是因为女儿在办理私立学校的入学手续时,因为自己的事遭到了被限制,这才主动履行了义务。
陈某今年45岁,慈溪人。2011年,陈某为朋友施某的3万元借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然而还款期过了许久,主债务人施某和担保人陈某都没有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王某多次催要无果后,诉至慈溪法院,法院判决施某和陈某还款,但二人均未履行。
2012年2月,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施某和陈某却玩起了“失踪”。经查询,二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只好中止。2014年初,改由执行局的徐法官接手该案,当时正值“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开始施行,年轻的徐法官立即将此案中的“老赖”施某和陈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今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的决定》施行,徐法官按照规定要求对一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采取了限制高消费措施,施某和陈某就是其中的对象。
时隔3年多,陈某万万想不到,自己隐瞒了财产、躲避了高消费,却被女儿报名的学校摸清了老底。今年9月初,陈某在绍兴某高收费私立学校为女儿办理就读手续,校方在查询学生家长信用记录时,发现陈某被纳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名单,因此拒绝了陈某女儿的就读申请。
为了能让女儿顺利入学,陈某只好来法院主动履行。徐法官说:“有钱送孩子去私立学校无可厚非,可3万元这样数目的欠款拖了这么久还不履行,实在说不过去,幸好这次及时对其采取了限制高消费措施,才逼得他主动现身。”
目前,慈溪法院已经对900余名失信被执行人采取了限制高消费措施,并根据个案需要和被执行人的情况,向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的单位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此外,慈溪法院还通过“宁波慈溪法院”微信公众平台扩大执行举报电话的公开范围,接受申请执行人和社会公众对被执行人违反限制高消费规定的行为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