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打出“精准扶贫十法”组合拳 全面消除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
缙云县创新消除低收入农户“精准扶贫十法”,即“10个+”,把行之有效的农民增收模式与低收入农户增收紧密对接,做到低收入农户消除工作全覆盖,有效增加了低收入农户收入。
一是产业开发“+”。 启动新一轮“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出台产业扶贫专项扶持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扶贫重点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农业经营主体及低收入农户的产业发展。目前,共扶持产业扶贫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及基地配套设施建设项目889个,落实产业扶贫资金3007.1万元。同时,大力培育“缙云烧饼师傅”“缙云养虾师傅”等农民致富品牌,新产业品牌衍生的上下游产业链如芥菜干、木炭、土猪等产业为该县低收入农户增收提供了有效的新渠道。
二是电子商务“+”。 创新启动“互联网+低收入农户”增收模式,联合县邮政局在邮乐购着力打造一个专为低收入农户服务的手机APP购物平台,开展“购买低收入农户农产品,实现低收入农户微心愿”等活动,将低收入农户手中专销产品及富余农副产品进行网上销售,为低收入农户增收创造了新途径。“缙云北山模式”成为全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典范,截至目前,全县网店总数2685家,预计今年销售额将突破10亿元。
三是来料加工“+”。 通过全面推进“家家做”,鼓励低收入农户发展来料加工项目,涉及服装、鞋帮鞋花、彩灯、布艺、汽车座垫、珠绣、竹制品、饰品等数十个大类上千个品种上,并形成了东方镇竹制品加工类、新碧街道企业化加工基地、舒洪镇平车类加工的块状“特色乡镇”及专业村,培养了一批专业经纪人和骨干加工户,尤其对4600以下低收入农户进行重点帮助倾斜。今年以来,共带动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从事来料加工1000多人,实现加工费200多万元,户均增收2000多元。
四是技能培训“+”。 切实增强低收入农户的自身造血功能,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大力实施“素质强农”行动,加大低收入农户培训力度,积极打造缙云烧饼师傅、茭白师傅及养虾师傅品牌,农民创新创业和务工就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县完成农民培训6275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494人,转移就业培训1329人,普及性培训3452人,其中低收入农户2000余人。
五是金融扶贫“+”。 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和村级扶贫资金互助组织试点工作,切实解决低收入农户的融资问题。开展低收入农户“丰收爱心卡”的发行借贷工作,截至目前,已发放“丰收爱心卡”4.8万户,贷款920户3270万元。扩大扶贫重点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共有36个村列入资金互助组织试点,其中32个村列入省级资金互助组织试点,4个村列入国家级资金互助组织试点,社员户数2703户,其中低收入农户654户,共有互助资金1550.3万元。截至目前,累计借出发展生产资金1772户2432.1万元,其中低收入农户306户371.9万元。
六是光伏助农“+”。 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子,率先启动光伏扶贫试点工作,利用村集体公共建筑屋顶建设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产权归属村集体,低收入农户不花一分钱,年底还能分到钱。今年6月,“光伏助困”项目正式入驻新建镇笕川村,60户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成为试点项目的首批受益者。建设安装上,每户安装成本为1.8万元(2千瓦),60户的建设规模为120千瓦,总投资达108万元。此次初装建设资金通过资金整合、企业让利等方式(扶贫资金补助1/3、清洁能源资金补助1/3、企业让利1/3),免费为笕川村建设光伏电站。120千瓦光伏发电站建成投产后,年收益达12万元以上,每户低收入农户年可稳定增收2000元左右。除“光伏助困”项目外,还同时实施“光伏助村”、“光伏助学”、“光伏助农”、“光伏助企”等民生项目,实现了可再生能源项目与服务民生的有机结合,开辟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的新渠道。
七是社会保障“+”。 通过低保救助、落实医疗救助等其它专项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保障等措施进行扶持。全县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纳入低保救助的有5463人,占低保收入农户人数的51.14%。各单位共开展走访慰问1万多人次,安排慰问金(物品)资金达130多万元;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救助4700余人次;提高低保救助补差标准3830余人次;高度重视养老工作,督孝救济两手抓,通过督孝增收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518户,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44个,共计占村(社区)总数的56%,覆盖城乡社区50%以上的老年人。
八是结对帮扶“+”。 全面落实乡镇(街道)干部住村联心和“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制度,实施 “一联一”或“ 多联一”的“干部结户”帮扶形式,实现千名干部结对千名低收入农户,确保全县机关干部与4600元以下农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同时,建立4600元以下农户结对帮扶工作手册,结对帮扶干部深入结对帮扶农户,每位结对帮扶干部一年内走访结对户不少于4次,做到因户施策,精准帮扶。截止目前,已全部落实结对帮扶共6729户(另97户死亡)。同时,有12个省级单位、20个市级单位5位市级领导、106个县机关企事业、33位县领导结对帮扶扶贫重点村,实现扶贫重点村结对帮扶全覆盖。
九是异地搬迁“+”。 针对多数贫困户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类安置、确保稳定”的原则,共完成扶贫重点村农户搬迁1362户3456人;新建新兴家园、红色、俞公山、西散、高寮、麻斗新村、岩门郑周、大黄等8个安置小区(点),集中安置644户1643人。
十是公益爱心岗位“+”。 积极实施就业援助帮扶就业,保障就业困难群体稳定就业和基本生活。创建企业就业扶贫车间及残疾人就业车间,为低收入农户提供爱心岗位,157家爱心企业为结对村提供就业岗位1233个。同时在乡镇政府、村双委开发一批农村保洁、治安巡逻、山林防护、安全管理等公益性扶贫岗位,就近就地解决当地低收入农户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共提供农村保洁公益就业岗位254个,支付就业援助资金87.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