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终结疫情 传统公卫手段仍是利器
健康报(2015年3月26日)
在肆虐1周年之后,西非埃博拉疫情终于得到控制,流行接近尾声,正在向完全中止推进。有关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腾出手来开始系统总结研究成果和防控经验教训。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埃博拉病毒病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专家表示,当前国际社会急需探讨如何预防疫情的反复,以及如何根除埃博拉。
目前仍缺少系统研究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西蒙博士在研讨会上介绍了自己的一项研究成果:80%的埃博拉患者在家庭和社区感染,医院感染占15%,而通过葬礼感染的仅占5%。他的发言一结束,就有听众举手提问表示质疑,因为一般认为民众在丧葬过程中接触尸体是埃博拉传播的重要原因。对此西蒙解释说,可能是因为该研究涉及的病例多是在葬礼习俗得到干预之后患病的。
研讨会上很多国内外专家介绍的研究成果,都是小样本、特殊时间和地理环境下的疾病流行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之前科学界对埃博拉的研究并不多,而此次有来自各国的至少32家实验室和研究机构支援西非防控,各自的样本量有限,而且客观条件差异较大。
“对于埃博拉,我们还不能说了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说,无论是流行病学、病毒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诊断,还是临床治疗,目前全世界科学家对于埃博拉的了解都不系统,这也是疫情初期应对不及时的重要原因。现在科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就是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交流,获取更多的认识。
尽管是零散的研究,科学界还是有一些新的共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卫生中心汤姆博士介绍,此次西非的埃博拉毒株与此前中非流行毒株不同,传染性更强,目前传播主要还是在护理、下葬过程中的直接接触,而患者传播能力在发病的不同阶段也不相同。世界卫生组织代表皮埃尔博士介绍,尽管没有特殊药物,但是埃博拉患者治疗与不治疗有很大差别,治疗患者死亡率约30%,而不治疗死亡率高达70%~80%。
巴斯德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埃博拉患者从感染到发病一般约9天,这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调查的约10天基本一致。军事医学科学院曹务春教授介绍,临床发现,75%的埃博拉患者会发热,一些人会出现呕吐、腹泻、疲劳等症状,但都不是特异性症状,“原来我们叫埃博拉出血热,但是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深,现在叫埃博拉病毒病。”
西非应对能力还需加强
埃博拉疫情暴发以来,人们对疫苗和特效药物的研发进展格外关注,希望借助科技产品快速终结疫情,但是此次应对埃博拉采取的还都是传统公共卫生手段,即加强病例确诊、密切接触者追踪、医护人员防护等,西非的特殊之处是还要改变传统葬礼习俗。
汤姆表示,疫情发展趋势表明,此前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今后完善这些措施很重要。疫情暴发初期之所以失控,主要原因是当地公共卫生设施奇缺,无法及时发现病例和追踪密切接触者。
皮埃尔在研讨会上发问:这次西非埃博拉控制住了,但西非准备好应对未来的暴发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不算最终完成任务。
皮埃尔介绍,此次全球联手应对埃博拉的过程,已经为西非提升自身能力打下了基础。比如,形成了一定的实验室网络,包括生物安全三级、四级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对其他传染病也可以进行及时检测;建立了及时通报流行病学数据和疫情监测的机制;医疗机构的防护条件得到一定改善;经过培训,公众对疾病预防有了一些了解等。
但是,外部紧急援助的成效在当地能否持续,是很多人的担忧。因为这些地区的疾病监测报告等公共卫生体系还非常薄弱,一些地区的政治动荡也会对此造成影响。
“上世纪40年代,疟疾促进了美国疾控中心的建立,2003年的SARS促进了中国公共卫生的发展,希望这次埃博拉疫情能促进非洲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王宇说。
与会专家表示,埃博拉疫情在非洲可能再次出现,要根除埃博拉,不能光指望特效药和疫苗,还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世界各国对埃博拉都应保持警惕,并给予西非持续的帮助,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需要政府间的支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