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停车场可享自主定价权 杭州停车费要涨?
浙江在线杭州8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吴佳蔚 实习生/梁婧娴 编辑/沈正玺) 8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建设集约化停车设施,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全面放开社会资本全额投资新建停车设施收费。
缩小政府定价范围,意味着今后民办停车场运营方可享有自主定价权,收费模式更趋于市场化。而套在杭州民办停车场头上的价格“紧箍咒”也或将松动。
不过,对住在市中心的居民来说,这或许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停车费会不会要涨价了?”家住贯桥国都公寓的王先生就有这样的忧虑。
专家:担忧停车费涨价没必要
当前,杭州在建或投入使用的民办停车场,多在市中心,比如路过中山北路凤起路口,很难不会注意到那座“土豪金”颜色的铁盒子,这个位于市中心的立体停车库就是杭州较早的民营停车设施。
住在附近都公寓的王先生就是“土豪金”包月车主之一。得知政府缩小定价范围,王先生第一反应是:“糟了,停车费会不会要涨价了?”
把车停在“土豪金”车库,对王先生来说,已经是一项经济的选择。“平常小区里停车位紧张,而违停一次就要罚150元,买车库更是一笔大开销,所以租用附近的公共停车库是上上之选。”
不过王先生仔细一算,一年下来也要花1万多元。“要知道我的车子也只是10几万的普通轿车,要是停车费再涨,那真想把车卖了。”
在朝晖社区的沈先生看来,适当停车调价也无可厚非。“附近杭州大厦停车都收10块钱一小时,毕竟市中心这样的地价也摆在那儿了。”
不论涨与不涨,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治堵专家吴伟强表示,政府的确不应该把收费定位控制得太死,让企业享有自主定价权,因为企业更了解市场。
他认为,像王先生这样的担忧没有必要。如果企业将停车费定得太高,就会失去一部分消费者,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运营亏损,一旦在价格上碰了壁,停车费自然会下降。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加量不加价”:民办停车场的数量增加,而停车价格趋于平稳。
“现在国家的这个新政策,是有利于民资停车场的发展的,一方面能更好地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另外,我个人认为可以适当取消‘15分钟停车免费’这一规定,很多时间车主停完车都差不多过了这个时间了,所以没有太大意义。”吴伟强说。
密渡桥路井筒式停车场效果图企业:自主定价可加速资金回笼
密渡桥路地下停车库位于杭州市政府大楼北门、湖墅南路和密渡桥路交叉口西北侧的绿地下,这里正在建设的是一种新型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共114个停车泊位。
所谓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就是在地下像挖井一样挖停车库,把电梯式智能化立体车库“搬”到地下。
“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节约土地资源。”作为投资者和建设方,杭州瑞顿立体车库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据他介绍,车子从路面进入车库后,人下车即可。启动电脑程序,车子沿着地下隧道驶入电梯,电梯垂直向下将车子送到空的停车位上。而取车时,同样启动电脑,车子会自动被载车板启动上升回到地面。出入库只要90秒就能完成,非常省时方便。
然而,要建造这样一个停车库,花费并不小。“总投资约2000万元,平均每个车位15万元左右。”该负责人表示,建成后的停车价格也会跟着市场标准走,初步定价为一小时10元。“虽然政府停车收费的定价范围在减小,我们也不能定价太高,肯定要让老百姓能接受。这样一来收回成本,至少需要10年。”
但相较于回报,他更看好前景,“杭州寸土寸金,尤其是主城区已经很难再找出很大的空间来造停车库。密渡桥路地下停车库是杭州首个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希望将来能被推广。”
与初出茅庐的密渡桥路地下停车库不同,黄施平在杭州已经试水多年。 “土豪金”立体车库就是黄施平的公司——凯亿(杭州)停车场管理有限公司投建的。
刚刚得知政府停车收费定价范围将逐步缩小的消息,黄施平高兴极了,“如果能自主定价的话,我们会在成本比较高的地段稍微上调一下价格,这对于我们民间投资者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减少了投资风险,资金回笼也更快了。”
他告诉记者,目前凯亿在杭州经营着20多家停车场,有15000多个车位,平均每天的停车数量占7成。其中,位于中大广场边上的“土豪金”停车场每天的车位利用率达到8成至9成。
据悉,在“土豪金”营业前,老小区和沿街商铺林立,狭窄的道路,为数不多的路面停车位,让不少私家车主“顶风作案”,违停是必须而又无奈的选择。采访过程中,记者在路边就发现了至少10辆被贴了“小白条”的私家车。
黄施平说,被贴条的车子很多是因为“土豪金”也停满了,实在无处可去。于是,不少车主选择了包月。
“有35%的车位我们是以包月的形式租出去的,给附近的4S店停新车,包月的费用是1380元一个月。临时停车的费用是10元一小时,这主要是根据市场来定的。”黄施平称,虽然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对于未来的发展前景信心十足。
政府:用价格杠杆解城市之堵
杭州坐实“堵城”之名的几年来,当地政府一直致力于寻找缓解“人、车、地”三者的矛盾。
记者了解到,为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杭州于2014年5月就出台了《鼓励和推进杭州市区公共停车场产业化发展的实施办法》。
据杭州市市区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发展中心统计,截止目前,杭州市已建成的154个公共停车场项目中,地下公共停车场项目有54个;地上部分,和平停车楼、杭海路停车楼都已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其中,政府投资的停车场库23个,停车泊位4867个,另外道路上的公共停车泊位为3.5万个,有1.5万个为收费泊位。
事实上,政府方面也意识到公共停车场投资者存在各种忧思。为此,2014年5月,杭州市就推出了鼓励和推进公共停车场产业化的新政策,力求消除投资者的顾虑。
首先是关于商业配建。社会力量投资新建地上公共停车楼或地下公共停车泊位达到200个(含)以上的,可配建一定比例商业面积。也就是说,只要够规模,可加入车辆清洗、维修、美容等商业设施。
此外,社会力量开发的停车场,如果符合规划和景观要求,还可以设置广告位。
另一条就是自主定价。实施办法规定,在40年的经营权年限内,其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投资者按照依法纳税和合理盈利的原则自主定价。
“以后停车价格就是市场说了算,像停车位紧张的地段,价格就可略高于政府指导价。而利用价格杠杆,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市中心的拥堵。”杭州市市区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发展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