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农业“两区”升级版怎么打造

31.08.2015  10:23

      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今年是我省农业“两区”中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收官”之年,又是谋划“十三五”浙江农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历经5年建设的浙江农业“两区”如何提升?8月28日下午,省农业厅召开农业“两区”提升发展研讨会,邀请相关专家献计献策。省农业厅领导出席会议。
  
      自2010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农业“两区”决策部署以来,我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密切配合,集聚要素、狠抓落实,合力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抓深化,“两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 6441个、面积达571.76万亩;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795个(现代农业综合区84个、示范区200个、精品园511个)、总面积达400多万亩。
  
      在研讨会上,省农业厅有关部门介绍了5年来我省农业“两区”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来自省政府办公厅、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省农办、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以及杭州、象山、海盐等地的农业部门负责人,围绕农业“两区”提升发展的功能定位、建设内涵、建设主体、实现路径、突破重点、政策保障等问题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省农业厅领导表示,经过5年建设,我省农业“两区”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到了需要提升发展的关键档口。各位专家为浙江农业“两区”提升发展,乃至“十三五”浙江农业发展提供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省农业厅将对这些意见建议进行系统梳理、充分吸收,以更好地推进浙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