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信号管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冲刺小康发令枪

23.12.2015  07:41

  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宏观政策走向最权威的风向标。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十二五”的收官会议,也料对“十三五”做出部署,因此受到格外关注。今年的会议哪些看点,或可从近期释放的五大信号中管窥一二。

   信号一:“任仲平”的“四个没有变”

  18日,《人民日报》刊登“任仲平”的署名文章,对当前中国经济的现状及问题进行集中论述。

  对于中国政情的观察者来说,“任仲平”三个字的分量不言而喻。从1993年首次出现开始,每每遇到中国重要的节点时期,“任仲平”都不会缺席。

  这次“任仲平”文章全长8000余字,主要论述的是中国的发展方向问题,看似议题宏大,但行文中却加入了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

  例如“任仲平”此番便提出了“四个没有变”,即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这一论调与本月14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的表述基本一致,即“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意味着高层对当前经济态势仍然保持乐观。

  这个判断将影响到明年宏观政策的总基调,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从2011年开始,中国的政策基调就一直维持在“稳中求进”四字。本次会议如何定调备受关注。

  信号二:朱光耀“赤字可反思调整”

  在确定宏观政策的总基调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下一步便需要决定未来一年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从2010年开始,中国一直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但去年,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表述中却加入了新的内容,即“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如果今年的会议仍然会对“财政+货币”政策作出针对性要求的话,或许会有新意释出。

  就财政政策而言,有一个信号不得忽视:今年11月,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公开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2009年以来最为严峻复杂的形势。“从金融危机的教训中,需要考虑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否要做调整,3%的赤字率红线、60%的负债率红线是否可以反思调整”。

  中国2015年财政赤字的比例已从2014年的2.1%上调到2.3%,但仍低于3%的国际警戒水平。

  此外,14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已经将“企业减负”列为明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预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或会有更加具体的表述。

  同时,在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用逐步递减的情况下,赤字规模的扩大,也将使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增强。

   信号三: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

  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在具体的表述上也有发生变化的可能。今年以来,央行已先后6次降息降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对“国是星期三”(微信号:WednesdayNews)表示,去年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说法可能会被类似于“更加灵活、更具针对性”等表述代替。

  货币政策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影响因素在于美联储加息的“靴子落地”。

  专家表示,尽管就中国自身而言,当前经济韧性好、外汇充足、宏观调控工具较多等积极因素与深化改革带来的红利,已经构成了强大且向好的基本面,但美联储加息的“利空落地”,仍然难免造成资本外流压力增大等问题,宏观政策有进行针对性调整的必要。

  “考虑到资本流出加快的压力,明年货币政策降息的空间较小,但要保证货币供应的合理增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将进一步下降,可能要下调5到7次。”徐洪才说。

  信号四:住建部的“去库存方案”

  14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化解房地产库存”。据多家媒体报道,住建部日前召集了地方房管部门研究去库存方案,其中便提到了要促进农民购房、拆迁补偿方式变动以及加强商品房管理等内容。其中,促进农民购房是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这一政策目前已在业界引发热议,尤其是当前对于农民购房后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并不很健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或许是会议需要考虑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房地产去库存与城镇化相结合,那么除了房产调控外,还需要社保、户籍等改革的同步推进,这也有待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进一步统筹。

  无论怎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或将有助于改变房地产的低迷状况。徐洪才对“国是星期三”(微信号:WednesdayNews)表示,房产调控将和城市群布局与经济带建设协同进行,预计明年三四线城市将加快去去库存步伐,一线城市的楼市也将回暖。

  信号五:“僵尸企业”加快退出

  如何深化改革仍然是经工会议的一项重点。在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四大重要领域改革中,国企改革位居首位。

  本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开始以分类讨论的办法部署国企的增效升级,即除了进一步加强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强化央企创新力度外,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企业将实行关停并转和剥离重组。

  煤炭行业首当其冲。煤炭工业协会高层目前已表态,正在研究该行业的国企退出机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则在本月召开的全国煤炭交易会上表示,目前正在围绕化解产能过剩、推动企业重组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完善煤炭脱困的相关措施。

  国企改革之所以重要,也与其涉及供给侧的结构调整有关——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高层至少五度提及“供给侧改革”,被解读为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议题的“吹风”。

  “对于产能过剩行业及能源超标的国企,目前的情况是非公资本不愿意进入,很多企业存在杠杆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一些企业甚至处于半停工、停产状态。如果一刀切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不是向前进而是向后退。所以从去产能的角度来说,关停并转是一个合理的考虑。”财政部财科所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对“国是星期三”(微信号:WednesdayNews)说。

  傅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