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施“平衡术” 大宗商品过剩怪圈待破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25.11.2015  10:46

  一手去库存、化解过剩产能,一手培育新供给、新消费,中国供给侧改革逐步发力。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一些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状况愈发严重,铁矿石、焦煤、焦炭、螺纹钢、铜等大宗商品价格遭遇“拼跌”。作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风向标”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近期刷新近30年低点。
  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受强势美元压制,另一方面中国需求下降,提出推进供给侧改革,或通过市场手段化解过剩产能。短期看,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仍面临下跌压力,但长期看,中国推进供给侧改革将有助于修复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失衡的供需关系。
  大宗商品市场“雪崩”
  受美联储12月加息预期的影响,美元指数在11月23日“摸百”,全球大宗商品则惨遭“血洗”。截至11月23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镍价下跌至每吨8205美元,为2003年7月以来最低,镍是LME今年表现最差的金属,自今年1月以来已累计下跌46%。此外,铜铝铅锌四个基本金属价格均创出数年新低。
  原油作为大宗商品市场的龙头品种之一,也未能幸免。由于担忧全球供应过剩与需求不足,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在近日一度跌破每桶40美元,创近6年新低。
  从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来看,多数黑色及有色金属期货品种均遭到重创。今年11月以来,沪镍期货价格累计下跌超过15%,创上市以来新低,同期沪铜期价累计下跌逾13%,创2009年5月以来新低;此外,包括铝、铅、锌均出现较大幅度下跌,螺纹钢期价亦创上市以来新低。
  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指出,这波大宗商品市场下跌出现了“雪崩效应”,本来没有预兆要跌的商品也被拖累下跌,后期很多商品可能还会出现下跌。
  长期以来,出口、投资、消费一直被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更确切的说,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中的消费需求始终是短板。
  “尽管煤炭、钢材、有色金属均出现了大幅下跌,有些行业甚至亏损面较大,但从目前看,这些行业都与基础建设、房地产投资有关。”格林大华期货研发总监李永民表示,由于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开始转变,政府不再把增加投资作为刺激经济的主要手段,加上过去房地产过剩,未来一段时间供求关系不能对市场信心起到明显提振作用。因此,传统产业商品价格下跌在情理之中。
  供需失衡是“病根子”
  之所以跌跌不休,大宗商品市场“久熊不牛”的“病根子”在于供需失衡。
  以煤炭为例,当前,煤炭行业正处“寒冬”,上游产能过剩、下游需求不旺,低价格、高库存形成了恶性循环,全行业持续亏损。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梁敦仕表示,煤炭行业下行已持续了三年多,特别是今年以来供求矛盾愈加突出,价格下滑、效益下降、亏损面扩大,形势更加严峻。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虽然煤炭产量持续下降,但消费下降更为明显。今年前10个月全国煤炭产量30.45亿吨,同比减少1.14亿吨,下降3.6%,而前10个月全国煤炭消费约32.3亿吨,同比减少1.6亿吨,下降4.7%(10月当月下降5%)。
  在供需失衡背景下,11月中旬,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平仓价相比2011年的高点下降了58%,炼焦煤价格比年初下降约200元/吨。目前煤炭价格已跌回2004年末水平。
  东吴期货研究所所长姜兴春指出,目前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暴跌是“三重利空”叠加的结果:一重利空是当前大宗商品需求不足,去产能、去库存化导致中间贸易环节和终端消费环节低库存,价格下跌过程中缺少蓄水池作用;二重利空是以上商品处在季节性消费淡季,企业本身消费需求下降较多;三重利空是美联储加息时点临近,导致主要出口国货币进一步贬值,增强有色、铁矿石以及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此外,中国需求下降,大量低价进口商品冲击市场,价格暴跌就是对未来需求不乐观的反映。
  煤炭、钢材、有色金属作为工业消费品,在供给消费两端的挤压下始终呈现弱势运行的格局。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在逆周期的背景下,消费呈现逐级回落的特征,从制造业PMI的运行以及工业增加值、发电用电的统计数据上就能得出结论,消费减弱是工业品持续走低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产能过剩的现象始终没有得到缓解,而销售不畅导致库存增加。临近年终,企业资金回笼压力渐渐增大,集中抛售令价格再度承压。与此同时,美联储加息预期令美元保持强势,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承压。
  供给侧改革加快去产能
  近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表述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也释放出“十三五”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信号。
  李永民认为,供给侧改革主要是通过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调整传统经济结构来实现。由于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严重,供给侧改革将改变过去以增加生产要素数量刺激经济的传统做法。
  “供给侧改革就是提升效率、加快转型,让过剩产能和行业退出市场。在这种格局下,像玻璃行业很多企业已经破产、倒闭,新的供需平衡有望形成,对价格企稳有促进作用。”姜兴春说,但是有色、钢铁甚至煤炭,有效产能并未“出清”,行业整合尚处在初级或者中间阶段。只有通过价格大幅下跌,逼迫更多企业关停并转,才会形成真正的底部区域。应该说,这种供需失衡关系的修复是长期的,目前会加剧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体现出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发生改变,实施供给侧改革表明直接干预产能过剩行业的规模扩张,压缩现有产能,在消费没有转好的情况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这个思路上看,未来供给过剩的状况可能会发生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目前供需两端挤压价格的现象。可以预见,供需失衡情况修复会导致市场价格重新定位。
  景川认为,目前对价格构成打压的是供给两端的结果,而过去在消费以及投资方面所做的努力,由于同时新增了更多的产能而没有奏效。因此在目前情况下,从供给端入手,减少过程的供给会令供需失衡的状况有所转变。显然,从供给侧进行改革遏制了之前投资拉动产能扩张的恶性循环,至少会令两端挤压转变成为一端放松,这样一来大宗商品的压力则有所减轻,对商品的重新定位有利。
  刘心田也表示,供给侧改革毫无疑问是个利好,是将目前国内粗放型的供给、需求变为精细化、科学化的一种手段。但有两点不可忽视,一是,供给侧改革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的,所以其利好可能是“挤牙膏式”的,对于目前洪水猛兽般的市场暴跌还不能起到防洪堤的作用;二是,供给侧改革实际上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一个过程,有些工作已经开展过一段时间了,影响改革进程的因素很多。现在市场的走跌不是坏事,有助于推动改革,正所谓“不破不立”。
  一直以来,由于中国是大宗商品市场全球最大买家,“中国因素”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扮演重要角色。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需求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肯定有所减弱。
  “在中国需求下降同时,全球暂时找不到一个国家在进口贸易和消费需求方面代替中国,反而提升了中国的影响力,增强了中国对相关商品的定价权。”姜兴春预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未来几年仍将低位波动甚至重心进一步下移,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外部环境会转好,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低位整理,国内对通胀担忧会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