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胸闷千万要重视!22日-28日杭州120接到96例心梗求助
27岁小伙突发心梗,手术台上心脏骤停3次
等子女都到齐,83岁老人错过抢救黄金期
昨晚8点,距离正常下班时间已经过去3个小时,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朱军慧副主任医师还在医院里忙碌着。这一天,他先后接诊了3例心梗病人。
“我们这里可算是一个‘看天吃饭’的科室,每到季节交替时就特别忙。我已经连续两个周末每天凌晨1点赶来医院做手术了。”朱医师说,这一点在他这个月的急诊班表现得非常明显,11月18日以前,杭城处于深秋,气温比较适宜,心梗病人比较少,他接诊了8例;19日之后随着气温下降,心梗病人逐渐增多,尤其是22日(小雪那天)杭城迎来下半年首次强冷空气,心梗病人骤增,仅25日-28日,他就接诊了11例。
截至昨天傍晚,朱医师这个月已接诊25例心梗患者。
27岁小伙突发心梗 手术台上心脏骤停3次
前天19点21分,朱军慧医师发了一条朋友圈:“27岁,186斤,下壁心梗,大量血栓,抽吸导管坏掉3根,除颤3次,指引导管、鞘管分别被血栓堵住。”配图中三条蚯蚓样的血栓,就连医生看了都惊呼“太可怕了”。
朱医师每年要做上百台心梗手术,像这位小伙这么凶险,还是比较少见的,而他才27岁。这让朱医师觉得很有必要提醒一下,因此,前天晚上一下手术台,他就发了这条朋友圈。
小伙姓李(化名),老家在外地,独自一人在杭州从事旅游工作。前天傍晚,他自己打车来到邵逸夫医院,一下车就直奔急诊室。“小李个头不高,1米7左右,但很胖。当时他脸色苍白,一进来就捂着胸口喊疼,走起路来轻飘飘的,还出现呕吐的症状。”朱医师说,“根据心电图结果,我们首先考虑急性心肌梗塞,马上给他开启绿色通道。”
检查结果比预料中的要糟糕得多。“小李的右冠状动脉近段开始血管完全堵塞,只剩5毫米都不到。”朱医师说,情况非常凶险,需要立即开通血管,抢救濒临死亡的心肌。
然而,小李被推进手术室后,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手术中,小李的心脏停跳了3次,这让身经百战的朱医师也不禁捏了一把冷汗。“心梗病人在手术台上心脏停跳时有发生,但小李太年轻,尤其是在第三次上了除颤仪后,小李的心跳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恢复。”朱医师说,“说实话,我当时心理压力还蛮大的,因为,小李是一个人来医院的,手术时,他家属都还没有赶到。”
经过两个多小时手术,小李的血管被疏通,血流正常了。回想整个手术过程,朱医师颇为感慨,小李的血栓太多了,大部分心梗患者抽出来的血栓都是碎屑状的,他的竟然跟蚯蚓似的一条条的,最长的有3厘米;由于血栓太多,术中用坏了3根导管,就连指引导管、鞘管都被血栓堵住了。
目前,小李仍在邵逸夫医院重症监护室观察中,还没有完全脱离危险。
83岁老人突发心梗急需手术
女儿说做不了主,要等弟弟来
结果老人错过了黄金抢救期
和小李的情况相比,上周五王老伯的情况让朱军慧医师颇为惋惜。
王老伯83岁,杭州人,几年前因肠癌做过手术,一直体弱多病。入院前两天,他出现心绞痛症状,但因不想麻烦子女就一直忍着、拖着。直到上周五,实在抗不牢了,才打电话给大女儿。大女儿接到电话后,马上和妹妹一起把他送到邵逸夫医院。
医生立即给王老伯做了相应检查。“心电图提示前壁心梗,且已处于心源性休克状态。”朱医师说,临床上,像这种情况基本上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只有第一时间开通血管,尽早放支架,才有存活的可能,但几率也只有50%。
当朱医师和王老伯的女儿说明情况后,两姐妹犹豫了,她们说,她们不知道她爸这个年纪,这种身体情况能不能耐受手术,她们做不了主,要和弟弟商量一下;还有一方面就是手术费用的问题,他们三个兄弟姐妹也都已经有自己的子女,平时很少碰面。
等到王老伯的儿子赶到医院,时间已经过去4个小时。最后造影发现,王老伯心脏的3根血管除回旋支病变较轻外,其他两根都已经完全闭塞。尽管,朱医师及其他医疗组成员用最快的速度给王老伯开通了血管,并植入了支架,但情况并不乐观。昨天晚上,王老伯仍在重症监护室,没脱离危险期。
“研究发现,心梗患者一定要在12小时之内开通血管,理想状态是120分钟内。因为人体一旦出现心肌梗死,患者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死亡,早一秒开通,就多一份希望。”朱医师说,王老伯拖太久了,先是自己拖,在家熬了两天才来医院,终于入院了,又等了4个小时,错过了黄金抢救期。
作者:记者 葛丹娣 王真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汪敏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