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缺席孩子的家庭教育吗

27.05.2015  13:17
  自2013年湖南卫视推出《爸爸去哪儿》的真人秀节目以来,“爸爸教育”的话题再次受到社会关注,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引入“爸爸”元素。不管是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还是近日的电视剧《虎妈猫爸》,都非常火爆。
  当然,走潮流的不仅仅是电视台,还有学校,其场面同样火爆。
  近日,天杭教育集团一(7)班马宇涵的爸爸就带着4名国航的专业人员,进校演绎了一出《冲上云霄》。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班级活动,但因为想报名参加的学生太多,学校只好把活动地点“”到了阶梯教室。

  现场
  “爸爸”上的课很带劲 孩子提问根本停不下来
  马宇涵的爸爸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浙江分公司的机长,跟随而来的是他的同事,包括空姐、空警。为了尊重学校给的机会,马爸爸团队出场时特意穿上了公司的制服。其专业的态度,让他们刚走进阶梯教室,就赢得全场师生的掌声。
  这并不是一场航空知识讲座,而是一场地道的新闻发布会和礼仪训练课。学校老师张琦说,学生平时在学校看到的老师多为女性,如今有同学的爸爸在讲台上做职业体验的分享,学生们自然感到新鲜,报名活动的人数直线上升,学生提问根本就停不下来。40分钟时间,一年级学生的提问一个接一个,30多个问题中有不少还很有科学性和想象力,把专业的机长都问倒了,这点让老师也很意外。
  一类提问直接关于科学原理。比如为什么直升飞机在起飞时可以直接离地,而民用飞机却需要在跑道上滑跑;为什么飞机在降落时前轮先着陆;为什么天气恶劣时,飞机要延迟起飞。
  另一类提问与孩子想象力、生活拓展相关。比如,飞机在天上飞难道不怕碰到老鹰吗;孕妇上飞机到底好不好。
  女生对机长、空警的评价是帅爆了;男生的评价是太男人、太酷了。校长邱曙光也默默留意了下,发现学生对这堂课的反响特别好。“爸爸的性格、思维、社会角色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这也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这两年学校一直有意在引导爸爸更多介入孩子的教育。”另外,邱曙光还透露,天杭教育集团将与空军部队联谊,针对低段学生组织一系列的拓展课程。

  调查
  有多少爸爸介入孩子生活和学习 一年级一个班可能只有四分之一
  近两年,记者在跑线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爸爸开始重视家庭教育,主要集中在低段。这点正好得到了建新小学一(3)班班主任高老师的证实,“早些年,很多爸爸们会在孩子四五六年级开始介入,主抓学习。但这两年许多爸爸在孩子一年级开始就介入家庭教育。”高老师认为,从10多年的班主任管理经验来看,这点确实是个好趋势。
  但从爸爸介入家庭教育的比例来说,还不算高。建新小学一(3)班39名学生中,有10名学生主要由爸爸牵头家庭教育,10名学生的爸爸有时关注;天杭教育集团一年级某班35名学生,有13名学生主要由爸爸牵头家庭教育,10名学生的爸爸有时关注。
  根据记者摸底来看,爸爸们对“赚钱养家”、“孩子的精神导师”的认同度比较高,但对影响孩子性格、思维、品德方面不太在意。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爸爸从事的工作相对较忙,一般都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他们与孩子的闲余时间不太匹配,认为孩子的家庭教育理应由妈妈牵头。
  建新小学在学期初推出了公益亲子阅读活动,并全校征集“故事妈妈”、“故事爸爸”。让发起者略失望的是,二十多个报名的家长中,只有一个爸爸参与,而这名爸爸是一年级学生杨千沫家长。在上周六的亲子阅读会上,杨爸爸担任讲师,现场让他感觉有些“孤单”。“现场来了十几户家庭,只有一个爸爸带着孩子过来。”杨爸爸估计那位爸爸应该是“临时顶替”妈妈的,因为当所有妈妈认真听讲时,只有那名爸爸低头玩手机。

  说法
  爸爸重视思维、观念培养 妈妈关注细节、成绩
  这两周,杭城各中小学陆续组织了家长会,与往年有所不同,学校有意邀请爸爸们出席。比如,西湖文新小学五年级某班,几乎每个学生的爸爸都到场了;天杭教育集团一至九年级许多班级都邀请爸爸参与。
  学校这么倾向爸爸是有理由的,他们眼中的“爸爸”是一块很好的教育资源。西湖文新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吴凌给每个爸爸布置了“作业”,让爸爸分享他们与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互动。“爸爸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擅长通过一个随意的举动、探讨,给孩子带来启发;妈妈的教育是相对细节、严谨,比如她们喜欢一道题一道题地讲解。
  建新小学一(3)班杨千沫爸爸从事环境研究,是一个典型的理科男,但他却很享受跟女儿分享绘本故事的过程,还常常在家进行情景演绎。“虽然我老婆也会给女儿讲故事,但女儿最喜欢我来讲。”杨爸爸讲故事前一般不给女儿看绘本,他认为图画会给女儿带来固定思维,他认为自己这一招可以开拓女儿的想象力。更让女儿喜欢的是,杨爸除了讲故事本身,还会延伸更多拓展知识。
  正因为爸爸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他们的职业构成也非常丰富,比如天杭教育集团一年级某班爸爸有机长、医生、工程师、个体经营者等;从爸爸的角色特点来说,他们大多坚强、独立、果敢、自信。“这些特质许多妈妈给不了孩子。如果学校能够善用这些特点,可以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天杭教育集团老师张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