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孙频:纯文学有“门槛” 难以被太多人接受
15日下午,青年作家孙频携新作《疼》在北京举办读者见面会。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孙频说,小说集《疼》中的五篇文章分别写了五个故事,“素材来自平时的生活”。
从2008年起,孙频开始写小说,目前已在各类文学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两百余万字。著有小说集《隐形的女人》、《同体》、《三人成宴》、《不速之客》等,曾获过赵树理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上海文学奖等诸多奖项。
“在《疼》这本小说集中,收录了5篇文章。孙频延续了以往的写作风格,她笔下的主角依旧以底层人民为主,或是完全的女性角色。”小说集《疼》的出版方表示,孙频是用“极寒的笔触道尽人生心酸”。
点击进入下一页
《疼》立体书封。联合读创供图。
在这五个故事里,孙频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她说,这可能是受到西方小说的影响,“我一直比较关注人物内心,关注故事主角的精神分析。比如作家茨威格的小说,我就很喜欢,也一直在描写内心这方面下功夫”。
“每个作家都有一个自己的主要写作方向和风格。”孙频说,这五个故事的素材基本都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照搬”,“对于作家来说,就是一边生活一边积累素材,这是一个漫无边际的过程。而写作,就是把很多素材与人物粘合到一起,然后变形、拼贴”。
身为一名纯文学作家,对于写作以及文学创作的意义,孙频有着独特的感受。她觉得,之所以有纯文学或者严肃文学的划分,是因为这类作品基本都是经过读者严密思考的,都蕴含着艺术形式、实验手法,这都是与通俗文学的差距所在。
“纯文学或严肃文学的艺术形式要求更高,这样就可能和最普通的读者拉开差距。网络文学则多是很直白的文字。”孙频说,纯文学不会被太多人接受是因为它有一个门槛,也要求读者有一定文学修养,“需要读者热爱它,才能进入纯文学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