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根本想不到 佛祖在这里如何与上帝和谐相处

13.10.2017  02:45
你根本想不到 佛祖在这里如何与上帝和谐相处 - 佛教在线
你根本想不到 佛祖在这里如何与上帝和谐相处 - 佛教在线
你根本想不到 佛祖在这里如何与上帝和谐相处 - 佛教在线
来源: www.jzfjw.cn

茨中天主教堂主体建筑

教堂内部的宗教资料

教堂

村民周六上午在打扫教堂,为礼拜日的宗教活动做准备。

在中国西南边陲澜沧江流经的梅里大峡谷边上,有一个被称为“世外桃源”的多民族聚居村落——云南省德钦县茨中村。数百年前,藏传佛教顺着茶马古道进入这个宁静的小村庄;100多年前,法国传教士带着《圣经》和葡萄籽顺江而下在这里建立了天主教堂,两种宗教在小山村不期而遇。与世界上一些地区因宗教或教派不同而发生矛盾的情况不同,在如今的茨中村,藏传佛教和天主教和谐共存,不同信仰的村民享受着和谐安宁的生活。

一个周六上午,记者来到茨中村天主教堂,矗立在教堂主体建筑最高处的十字架格外显眼,周围片片葡萄园中,白色藏式碉楼掩映其间,不远处的的澜沧江奔流而过。茨中村党支部副书记此里斯那在介绍全村的宗教信仰情况时说,村里多个民族有不同的信仰,但彼此间相处得很和睦,“(茨中村)江西(澜沧江西岸)5个村民小组共158户中,藏传佛教是51户,剩下的都是信仰天主教。江东119户除了3户是天主教徒以外,其他的都是藏传佛教,而3户信仰天主教的祖辈都是江西天主教徒。两个教派之间非常和睦,没有矛盾。”

据悉,茨中村的600多个天主教信徒中有藏族、汉族、纳西族、傈僳族和汉族。53岁的茨中村村民张永正从小就信仰天主教,每到周末会去茨中教堂做弥撒。张永正表示,年纪大了以后,去教堂让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也让村民之间的矛盾少了很多,“我从小就信仰这个,从爷爷那一辈就开始信仰天主教。我一般是礼拜天去教堂做弥撒,如果做错了事情,可以去教堂里面忏悔,心里会舒畅些。从上午8点半到11点半,(教堂)一般是先做弥撒念经文,完后神父就会讲教义,宣传国家政策以及在社会中不该做什么,然后继续弥撒。我们村虽然有两个宗教,居住着多个民族,但村民间相处特别和谐。”

采访中,村民告诉记者,在茨中村,丈夫信奉藏传佛教而妻子信奉天主教的情况很常见,常常会看见夫妻俩一个转佛塔一个去教堂礼拜,完后一起回家。而且,虽然信仰不同,当遇到某个宗教的节庆活动时,往往是全村人一起帮忙。茨中村村委会副主任伍金在向记者介绍村里佛教徒与天主教徒的相处情况时表示:“圣诞节时他们(天主教徒)请客,会给佛教徒发请帖,大家会一起跳舞,一起开晚会。我们村委会成员会参加,在教堂吃两顿饭,喝喝酒,跳跳藏舞,他们(天主教徒)就在里面念念经。村里佛教徒做法事的时候(也邀请天主教徒去参加),大家吃吃饭,跳跳舞,(整个村子)挺和谐的。”

由于天主教礼仪需要使用红葡萄酒,100多前法国传教士把种植葡萄和酿酒的技术教给了当地村民,形成了当地特有的葡萄酒文化。江西村民徐建生告诉记者,茨中村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与法国南部葡萄种植区类似,非常适合种植葡萄。这种叫玫瑰蜜的法国波尔多葡萄品种已500多年的培育历史,在法国已退化消失,却在遥远的中国西南边陲保持着活力,这或许是当年的法国传教士们没有想到的。

50岁的徐建生从小就信仰天主教。他在干农活和打理小卖部之余还酿造并出售葡萄酒,周末也会去教堂念念经,唱赞美诗。他说,与当地葡萄种植历史一样,茨中教堂的发展历史也很久远:“我从小就信仰天主教,我的父母就是天主教徒。这个教堂已成立105年,但我(真正)信教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的,之前宗教被认为是迷信。‘文化大革命’时,村里的教堂是当作学校在用,我小时候睡在教堂里,一楼是教室,二楼是老师住的(宿舍),(要是不被用作教室的话),教堂可能就被毁了。后来国家投钱修建了两次,(教堂)慢慢地好起来。”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茨中教堂已经成为澜沧江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教堂,并成为了云南省级文物和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茨中教堂不仅成为当地有名的旅游景点,也是当地教徒聚会联欢、沟通感情的场所。在接下来的周日,作为天主教徒的张永正和徐建生将参加周末弥撒。他们告诉记者,这些活动有助于让他们记住,即便在物质生活逐渐丰腴的当下,也要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安宁和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