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妇联:引领女性社会组织撑起社会治理半边天

25.11.2015  15:04

女创客认真学习丝巾打结方法
  

治理环境共建美丽家园
  

公益形体舞培训
  

失地失业妇女参加母婴护理培训
  

爱心姐姐开展“温暖70后”活动
  

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亲子家教活动
  

乔司“幸福里”女性新居民服务中心成立

  “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是群团工作的本质属性。如何加强和改进妇联工作,把妇女半边天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余杭区妇联在深入贯彻学习国家、省、市、区各级政策精神的同时,也在积极实践,创新开拓“妇联+”多元格局!
  在基层建设和社会治理大格局中,妇联组织不但是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也是代表和反映民意诉求的“娘家人”。余杭区现有本地家庭24.6万余户,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190万余人,其中,户籍女性和流动女性87万余人,户籍儿童和流动儿童22万余人。
  如此庞大的服务群体,个性化、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也日益增多,传统说教式的工作方式已不再具有吸引力,余杭区妇联打破原有行政组织框架,孵化培育了10个民政注册的女性社会组织,贯通全区2200余个公益服务、健身、文艺演出、医疗等类别的基层女性志愿服务组织资源,尝试通过项目化、社会化的新方式,不断健全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渠道,在参与基层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了“半边天”的重要作用。
  从2013年底至今,余杭区妇联培育孵化了10个女性社会组织,分别是:美丽家园服务中心、家政服务促进中心、幸福家庭服务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巾帼创业帮扶中心、缘来是你婚恋公益服务中心、伊智汇未来科技城女创客服务中心、乔司幸福里女性新居民服务中心、妇女健身协会、姐妹爱心帮扶协会。
  据统计,2014年至2015年,以上社会组织承接了余杭区妇联推出的15个服务妇女儿童的公益项目,获助项目资金97.5万元。这些项目内容涵盖婚姻家庭、权益维护、创业就业、素质提升等领域;服务对象从0-6岁的婴幼儿覆盖到百岁老人,包括困难女性、独居老人、失业失地女性、女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深受基层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妇女工作也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环境治理妇女主动来参与农村庭院建成美丽“花园
  近年来,在余杭区政府的大量投入下,农村的环境变得整洁有序了,但是垃圾乱扔、庭院堆满杂物、美丽花圃变成杂乱的菜园子等不文明现象还时有发生。如何从源头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打造美丽环境,是余杭区美丽家园服务中心一直致力的事业。
  良渚街道港南村一年四季美如画,这里的庭院整洁干净,布局和谐,花草灵动,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尚的生活情调。村民冯女士说,这多亏了美丽家园服务中心,不但帮助我们设计庭院,还指导、培训我们如何打理。
  2015年,余杭区美丽家园服务中心承接了区妇联“改变生活习惯,建设美丽家园”项目,除了开展各类宣传培训活动外,还将良渚街道港南村主村道两边的10多家农户作为第一批美丽庭院示范点。经过近一月指导和改造,一些原本被农户丢弃的缸罐摇身一变成了各具特色的花瓶、花架,原本光秃的围墙、墙角、花坛则布满了美丽的花草,赏心悦目的农村小花园跃入眼帘。不久后,在示范点的带动下,同村其他妇女和家庭也开始奋力地把自家的庭院打扮成“花园”。“我们村那么美,就像个公园,乱堆乱扔乱放自己都不好意思的,羞都要羞死了!”港南村村民们感慨道。如今,港南村庭院已成为余杭区美丽家园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余杭区美丽家园服务中心理事长钱莉莉说,“在资金具备的情况下,明年我们计划在运河、仁和等镇街继续开展美丽家园项目,发动妇女同胞打造更多的美丽庭院示范点,进一步提升居住者的幸福感”。
  
  ●家政服务更规范了失业妇女有了新工作
  如今,家政服务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家政服务员素质良莠不齐,信息资源不对称对余杭家政业的发展带来了困扰。
  “家政服务培训项目”是余杭区家政服务促进中心连续两年承接的区妇联项目,据统计,经中心培训,已有200余名失业失地妇女参加培训,并取得初级家政服务员、母婴护理员资格证书。
  年近40岁的俞女士家住乔司街道葛家车村,培训后已从事母婴护理员工作。她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培训收获很大,不但学到了家庭保洁、老年人护理、家庭急救和母婴护理等很多生活中实用的知识,还有了一技之长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比起之前的超市售货员,月嫂收入要高不少,而且自己也喜欢。
  此外,中心还积极指导孵化“家政服务示范点”,目前“杭州爱新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杭州荣方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已率先挂牌。中心理事长周文菊说,“下一步还计划成立家政行业协会,逐步规范家政服务标准,并开展家政技能比武等活动。
  
   ●让农村失地妇女在家当“老板
  “开淘宝店,钱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如何去经营店铺。通过这次参加网络营销培训班,我心里有底了。”徐林花高兴地说,她刚参加完7月19日余杭区巾帼创业帮扶中心举办的巾帼创业网络营销培训考核。
  为帮助妇女创业就业,实现其自身价值,今年夏天,余杭区巾帼创业帮扶中心举办了巾帼创业网络营销培训班。82名有电子商务创业意愿的失地妇女、待业女大学生及村妇女干部参加培训,初步了解了开办淘宝网店、网上交易、网上销售等知识。
  2015年,余杭区巾帼创业帮扶中心承接了区妇联的“创业改变生活”女性创业培训项目,通过开设“女性创业大讲堂”,解读创业政策、培训创业技能。今年以来,先后在塘栖、运河、良渚等开办糕点制作、网络营销、礼仪培训等培训班,累计培训350多人,其中220多名妇女取得了有关技能证书。据了解,这些学员目前有的正在开网店,有的在开微店,有的正在考虑开瑜伽馆等其他方面的创业。
  
   ●爱心帮扶做困难女性的“暖流
  对于鸬鸟镇仙佰坑村的陶女士来说,生活无助而无奈:10年前即将进入高等学府的儿子出车祸死亡,几年后丈夫又因劳成疾患病去世,只剩下她与领养的女儿相依为命。因为文化程度不高,加上女儿年幼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陶女士只能起早摸黑打打零工,靠微薄的收入度日。
  余杭区姐妹爱心帮扶协会了解到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上门慰问,拉着她诉家常、说心事。陶女士感动极了,连声道谢。
  说到余杭区姐妹爱心帮扶协会,对于贫困单亲母亲、空巢孤寡老人、残疾女性、留守妇女儿童来说犹如一股“暖流”,走进她们的生活。如对70岁以上的困难老人,协会不仅开展节假日慰问,还安排老人出去赏赏花、逛逛街或到结对者的家里吃一顿热气腾腾的家常饭,还自掏腰包为部分困难老人购买了价值超100元的安康保险。又如,结对单亲困难女性家庭,除了经常慰问外,还为单亲母亲开设女性素质教育课程、爱心助学子女等。
  
   ●余杭有个女创客的“娘家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余杭信息经济、智慧应用的聚集区,成为近年来众人眼中的“黄金热土”。如何把企业发展和服务社会进行有效衔接,是余杭区妇联一直寻找的。
  2015年8月,伊智汇未来科技城女创客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目前吸纳了33名女创客,包括女投资人、发明人、软硬件开发者、传媒人、互联网人,设计师,心理咨询师,会计师税务师等,涉及金融投资、教育教学、生物科技、文化设计、医疗能源等领域。成立近3个月来,“伊智汇”开展了旗袍秀、美丽课堂、财税讲堂、创业禅、中秋汉服秀等活动。女创客沈小仙是杭州维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她说:“中心组织的活动让我对接了产品渠道,获得了大家交流的机会”。
  “接下来,‘伊智汇’将继续为海创园内的女创客营造一个有温度的‘妇女之家’,让她们找到归属感和温暖感,让女创客们更安心、更放心地创业创新。”中心理事长赵爱丽说。
  
   ●外来务工女性也有了归属感
  衢州人汪燕来余杭务工8年了,目前在乔司街道朝阳村工业园区的一家包装印刷公司工作。9月18日上午,汪燕和姐妹们来到朝阳村委,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由乔司“幸福里”女性新居民服务中心特地送来的女性生理保健知识讲座。
  “过去我们从来没有机会学习这些知识,今天这堂课让我们懂得了很多”,汪燕和姐妹们都很认真,仔细倾听、仔细记录。“听说这个‘幸福里’是专门为我们这些外来女性建立的,真感动,打工在外也有‘娘家人’了”。讲座结束后,汪燕和姐妹们纷纷向医生咨询有关自己健康问题,医生都耐心地作了解答。
  乔司街道是余杭区外来务工人员最多的地区之一,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问题相对突出。目前街道新居民已达21万人,是本地人口的近5倍,其中登记在册的女性新居民约7万多人,在健康保健、家庭矛盾调解、维权咨询等方面有大量的需求,然而,这些单靠政府刚性行政管理是无法解决的。
  今年9月,乔司“幸福里”女性新居民服务中心应运而生,作为余杭全区首个在镇街层面成立的女性公益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既有来自机关和村社妇女干部、两新组织女性骨干,又有在乔司务工生活的优秀新居民妇女代表,年龄涵盖从50年代至90年代五个年龄段。她们一方面为外来妇女提供政策宣讲、卫生保健、家庭理财、心理健康、子女教育等服务,增强外来女性归属感,另一方面也将引导外来女性共同参与基层治理,使社会治理工作真正沉到一线、做在一线。
  余杭区妇联主席王利群表示,下一步,该区将开展妇联“+”多元培育工作,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联动女性社会组织、女性志愿者团队和其他社会公益组织等,广开渠道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覆盖广度,更好地服务广大妇女儿童。
  2016年,余杭区妇联将进一步加大女性社会组织的培育孵化力度,指导有条件的镇街妇联培育新的女性社会组织,拟建立女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女性社会组织联盟,贯通政府资源向妇女儿童类项目倾斜的渠道。
  此外,还将尝试承接项目主体从女性社会组织逐步扩大至基层妇女组织、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等单位,自下而上地广泛征集一批妇女儿童服务项目,使项目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让妇女工作“”到底,服务“零距离”。并力争在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中逐步增加面向妇女儿童和家庭的项目、内容,最终实现妇联服务工作与基层群众需求的“无缝对接”全区全覆盖。(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