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创新人大监督机制 倾听群众呼声 促解民生难题
本报讯 政府工作有没有到位,政策有没有偏离,群众信访是重要的反馈途径。近年来,杭州余杭区人大常委会在组织开展监督工作时把分析研究群众反映集中的信访问题作为必修课,注重从同类信访事项中发现问题、找准方向,促使一大批民生问题解决。
在余杭南苑街道、东湖街道,温室甲鱼产业曾远近闻名,一度是当地的一张金名片。但在2014年之前,由于养殖户普遍采用土质炉具或锅炉,使用木屑、蜂窝煤等燃料为大棚取暖供热,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污染严重到什么程度?东湖街道红旗社区的居民袁云泉有着非常直观的感受。“白天晒出去的被子、衣服到了晚上都沾上了一层灰。特别是到了冬天,空气中的烟尘久久不能散去。”为此,袁云泉多次向区长公开热线、区环保局、区信访局等投诉。
数据表明,2012年至2014年,余杭区各类信访平台陆续收到有关温室甲鱼养殖污染和扰民问题信访377件,群众强烈要求关停、拆除温室甲鱼养殖场。
为推动消除这个群众诟病已久的顽疾,余杭区人大常委会联合区信访局对温室甲鱼养殖现状、温室面积、主要污染等情况作了深入调研。从2012年开始,余杭区人大常委会连续多年开展专项视察和督查活动,并对区人大代表建议进行重点督办和绩效跟踪,促使区政府连续出台政策,最终推进和完成748户甲鱼养殖场关停工作及后续的土地复耕利用。如今,当记者再次来到南苑街道原先的甲鱼养殖场时,发现这里已然变成开满鲜花、果蔬丰盛、粮食丰收的“城市田野”。
几年前,余杭部分地区出现了黑臭河,垃圾成堆,两岸蚊蝇肆虐,老百姓要求治水的呼声强烈。据统计,2012年至2016年,余杭区信访局受理有关水污染信访共计5907件次。余杭区人大常委会再度从这类热点信访问题入手,分别把“农民饮用水安全”“清水治污”“治污水”确定为2012年、2014年和2015年的人大代表活动重点内容。
代表们一次次视察、监督,发现问题;政府部门多措并举,解决问题——居民们渐渐发现:水变清了,环境也在慢慢改善。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施宇翔 通讯员 林加忠 范芬梅 编辑:余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