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阳明街道:智能经济催生创新发展加速度
余姚阳明街道:智能经济
催生创新发展加速度
日前,我省各地“半年报”陆续出炉,余姚阳明街道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也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上半年全街道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27.89亿元、利润11.91亿元、增加值25.9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17%、24.60%和15.87%,主要指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建设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汇聚创新人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把“智能制造”的主方向,是阳明街道经济实现“半年红”的关键动力。省党代会报告提出,突出创新强省,增创发展动能新优势,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阳明街道着力引导企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为余姚的智能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建设创新平台
提升经济能级
酷暑炎夏,挡不住余姚智能光电小镇建设的热火朝天。智能光电小镇是舜宇新基地项目,作为市级重大产业升级项目之一,去年4月启动以来,进展顺利。前不久,这座智能光电小镇入围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智能光电小镇以舜宇集团千亿项目为核心,三年计划总投资58亿元,规划面积3.04平方公里,在突出智能光电核心区等六大片区的基础上,将建设成为创业创新、商贸博览、工业旅游、总部商务等设施功能完备的特色小镇。
该小镇拟建设创意、设计、研发“三位一体”,并兼顾社区的总部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筹建开放式中央研究院,形成光电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中国制造2025”、“工业4.0”、“互联网+”导向和“高端制造”为突破点,推进光电产业全面升级,着力打造成为我国智能光电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
阳明街道还依托阳明188文化创意园、电子商务产业园、阳明科技园区等产业平台,培育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专业化企业和国内国际品牌企业,通过大企业带动、孵化平台引领、大项目驱动等途径,使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闭合成环,推动智能光电、家电、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不断提升智能经济发展水平。
智能经济是余姚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在入选成为全省首批“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县级试点示范区之后,发展势头更加迅猛。阳明街道区域转型发展任重道远,目前蓝图已经绘就,诸多项目也已落地,正在智能经济竞技场上释放强劲能量。
培育创新主体
打造智能之“核”
传统产业是阳明街道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是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更是智能制造推广应用的大市场。
正可谓风云际会难得见,乘势而上展新业。阳明街道结合家用电器、舞台器械、工量具等产业,依托大丰实业、富佳电器、富达电子、长城精工等为代表的优质骨干企业,加快推进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促使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智能化迈进。实施三大培育计划,打造智造“生源”。阳明街道通过实施效益型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三大培育计划”,引导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实现改造升级,加快科技小巨人、上市(挂牌)企业培育。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光电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型现代服务业等,积极开展云和大数据创新行动,加快推进物联网、厂联网进程,带动区域智能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凸显科技力量。阳明街道不遗余力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初创期科技项目、企业研发投入、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经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批准,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成为“演艺装备与服务重点认定领域”全国首家认定的企业,也是余姚市唯一一家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该街道还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通过委托研究、共同开发、有偿使用、共建研发中心等途径,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主持或参与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形成智造后盾。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柔性齿条式舞台升降台、影剧院公共座椅等系列产品已成功获得瑞士SGS集团的“浙江制造”认证,大丰由此成为余姚市第一家拿到“浙江制造”中英文双语证书、获得国际互认的“浙江制造”生产企业。
汇聚创新人才
以“智”赢未来
“光学行业对人才特别是创造型人才依赖较高,所以转型升级的关键是要留住人才。”舜宇科技负责人如此说道。
一直以来,舜宇科技不断用“钱聚人散”的理念团结和推动舜宇集团的科技员工和骨干员工共同创造财富,用股权激励优秀人才。
人才是动力不竭的智慧引擎,作为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阳明街道始终坚持人才为先,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保障,培养、吸引、用好各类人才,打造智造平台、打响智造品牌,引进人才形成“智力支撑”。
阳明街道为引进人工智能方面人才打开绿色通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渠道引进创新型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完善大中专毕业生实践基地、阳明188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的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项目落户。围绕紧缺实用人才,加快培养一批技能过硬、专业对口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复合型中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完善人才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积极探索以股权、期权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参与技术入股,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我们顺应“智能”这个大势,就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有作为!只有拥抱智能制造这个新生事物,阳明街道智能制造才能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