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国地税联合办税成效初显
由“各自为战”到合作办公,由联合办证到税费代征,余姚市国地税部门持续加大合作力度,探索协作模式,拓宽协作领域,使国地税协作机制不断向纵深迈进。
据统计,国地税联合办税开展两个多月以来,已办理联合税务登记504户,地税在国税大厅征收税费3184户次,金额达到141.36万元。
在防止税款流失的同时,联合办税也有效解决了纳税人“多头跑、两头找”的问题,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提高了办税效率。
早在两年前,余姚市国地税系统就在基层分局开始尝试联合办税,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也深受广大纳税人好评。从2015年2月起,余姚市国税局和市地税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推开这项改革,并将于2015年年底前力争把合作的项目逐步扩大到包括加强税源管理、共享税收信息、开展稽查合作和加强纳税服务等各个层面,以实现齐抓共管、共同促进的良好局面。为了切实保障合作取得成效,国地税两个部门成立了涉税管理合作领导小组,实行国地税组长定期轮值制度;建立了半年一次的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处理合作中的问题及难点;对每一个合作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并明确管理目标,落实管理责任,加强过程监督;建立合作考评机制,确保工作执行到位、落实有力。
由于国地税联合办税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具体实施中遵循的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2月1日起,地税工作人员携带征管系统入驻各个国税办税大厅,国税工作人员也进入陆埠、低塘的地税分局征收税费,优化同城通办征收模块,双方开始迈出合作的第一步:实现办公场所的融合,让纳税人只要在一个办税大厅就能办理国税和地税的涉税事项。随后,基层税务分局也根据各地实际,相继开展了对口合作。如地处低塘街道的国地税部门开展了对专业市场的联合征管,双方除了对缴纳定期定额税的个体工商户联合进行税款核定外,还共享了经营户的停业、复业等相关信息,对有违法行为的摊位实行联合查封和扣押。针对以往容易出现的国地税重复征管或漏管现象,国地税部门在联合办税过程中,还进一步梳理企业所得税管辖权,使税收征管的质量和准确性得以提高,降低了税款流失风险。两个多月来,通过户管比对,共发现在国地税部门均没有办理企业所得税税种登记的经营户75户,重复办理企业所得税税种登记手续的54户。
据悉,国地税双方今后还将分步骤实施包括加强税务登记管理、做好“营改增”纳税户统计及移交、加强户管信息比对、统一纳税人识别号编制方法、建立国地税税收征管信息交互机制、整合稽查资源等项目的深度合作,以便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