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乡贤齐心重振“红色十六户”
清明小长假,余姚市黄家埠镇十六户村的红色景点人流熙熙攘攘,有的赏花,有的缅怀革命烈士。“阿拉十六户村的乡村振兴,从红色旅游起步。”十六户村党支部书记王建锋说,这多亏了乡贤们慷慨解囊,先后捐资700余万元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帮助发展红色旅游。
十六户村地处宁波西北部,抗战时曾是浙东游击队登陆与撤退的红色通道。“我们一直想挖掘村里的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可十六户村一年不足3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显然远远不够。”王建锋坦言。于是,十六户村组织了“村企结对”等活动,号召乡贤回报乡里,得到了数名村民企业家响应。
发展红色旅游,改变村容村貌是第一步。早在2012年,在上海经商的村民王宏元一听说村里的计划,便第一个带头捐资。单单为了村里的道路硬化、绿化种植与LED路灯安装,他就捐了200万元。如今王宏元已移居澳洲,但仍不忘关心村里的发展,每年都会给予村集体数额不菲的资助。目前十六户村的村路硬化率达到100%,还铺设了6000多米田间沙石路。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十六户村加快了重振红色文化的步伐。在乡贤们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红色记忆馆、红色长廊等红色景点。其中,红色记忆馆由村民朱文江出资70万元支持建造,而长250米的红色走廊则由村民屠锡峰投入50万元建成。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红色记忆馆里,展示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十六户地区主要的革命事迹。朱文江告诉记者,这里的每一张战斗形势分析图、每一块文字展板、每一处珍贵革命文物,都记录了那硝烟弥漫岁月里的“红色十六户”。
乡贤为村里“输血”的同时,更不忘帮着村集体“造血”。自2016年起,村民单金奎为配合村里发展生态旅游业,每年投入30万元,用于建设、维护180亩赏花基地。油菜花、格桑花、醉蝶花、百日红、玫瑰花、马鞭草……单金奎为十六户村种下了一片四季花海。“四季花海建成后,每逢节假日,自驾前来的车辆就停满了村道。”王建锋盘算着,下一步,可以建设停车场等设施,一方面规范车辆停放,解决游客的停车难问题,另一方面也将增加村集体收入,帮助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