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 “两翼”齐飞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余姚 “两翼”齐飞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6月11日,中国(宁波)意大利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在中意两国总理的共同见证下签署,标志着一座以节能环保、生命健康、装备制造、高端汽配等新兴产业为主导,以“绿色、低碳、循环”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生态友好、创新持续、开放人文”的国际产业新城区将在余姚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城兴起。
6月30日,由省“千人计划”专家吴景晖博士领衔,中国第一炉“电子极低氧超高纯钛”在余姚投产,填补了我国钛材料产业技术和产业空白。
9月26日,中国(宁波)意大利产业园在余姚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城开园。
10月14日,中意两国总理又见证了《关于共同支持建立中意生态园的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中国(宁波)意大利产业园正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国际合作生态园。
不到半年时间,诸多产业“第一”和闪亮的国字号“金名片”先后在余姚诞生,令人刮目相看。
其实,成绩的取得并不偶然。近年来,余姚全力打造我省首个“‘千人计划’产业园”,为给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搭建平台;今年初以来,又积极寻求合作共赢的模式,建设中国(宁波)意大利产业园。
一个是有着高层次人才高端引领创业创新的人才高地,一个是有着先进技术和生产力推动发展的产业高地,这“两翼”齐飞,带动着余姚社会经济转型发展。
2012年9月23日,余姚挂牌成立国内首个“千人计划”产业园,围绕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招才引智。2013年4月9日,经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复,产业园正式定名为“浙江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
在“千人计划”产业园启动之初,园区就定位:围绕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疗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引进并支持一批“千人计划”专家和掌握核心技术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余姚创业。
同时,余姚出台了《关于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人才高地的意见》等优惠政策,大力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对“千人计划”专家或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创办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和最高500万元的创业种子资金支持,并自企业创办之日起3年内,给予最高500万元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全额贴息补助。
“大手笔”的决策和投入,使“千人计划”产业园成为吸引高端人才和高新技术的“磁力场”。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姚力军带来了多名海归博士、日本专家和拥有5项半导体材料的核心技术,在余姚办起了宁波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半导体工业用溅射靶材,填补了国内产业及技术空白,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00余项,销售连续5年翻倍增长。
具有专家和技术的纯科研团队“江丰生物”一到余姚,便拿到了500万元的种子资金,公司从项目注册到开工,只用了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成功开发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医疗影像及数字病理系统,创造了“创业史”上的一个传奇。
国内唯一掌握高纯钛提炼技术的省“千人计划”专家吴景晖2012年第一次来余姚“江丰电子”找姚力军,为自己的高纯钛项目寻找客户。两人从“买与卖”的谈话开始,半个小时后,两人就决定共同构建一条“原料—半导体—芯片”的全产业链条。
几个月后,吴景晖便毅然决定放弃该项目准备在无锡投产的地块,带着项目在余姚正式创办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落户余姚“千人计划”产业园。6月30日,吴景晖领衔的中国第一炉“电子极低氧超高纯钛”在余姚投产,填补我国钛材料产业技术和产业空白,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这一项目的垄断地位。目前,该产品已经销售到中科院等多家科研机构进行产品试用。
由“国千”专家钟路华博士创办的浙江阿凡柯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借力“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致力于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目前,该技术已在省内外40余个湖泊、河道中得到应用,水质均有明显改善。
余姚吸引专家创新创业的例子还有很多。目前,“千人计划”产业园已有投产项目13个,其中与民营企业合作7个;有19个项目完成注册,投产和注册项目共引进“国千”专家19位,“省千”专家3位。此外,还有69个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有明确落户意向,均涉及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和生物医疗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少项目填补国际或国内空白。
同时,为给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搭建平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蓝图早已绘就:余姚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吸引100位以上“千人计划”专家来余姚落户创业,集聚由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实现产能1000亿元,争创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
显然,引进一名“千人计划”高端人才,意味着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培育若干经济新增长点。“千人计划”产业园的成功实践为余姚经济的提质增效带来了强劲动力,也催生着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余姚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6月11日,在中意两国总理的共同见证下,中国(宁波)意大利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签署,标志着中意产业园正式落户余姚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城。第二天,在中国宁波—意大利技术与产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涉及节能环保、医疗保健、食品加工、金融合作等领域的10个项目顺利签约,签约金额达到5.02亿欧元。
中国(宁波)意大利产业园采取中意企业对接合作的方式,利用中国的市场和资本,引进意大利的技术、资金、管理和人才,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生命健康、装备制造、汽车配件等可持续、互补性强的产业,并辅以金融、物流、商务、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架起中国企业与意大利乃至欧美企业合作共赢的桥梁。产业园分为核心商务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新兴产业综合区、旅游休闲生态区,总体上呈现“一园四区”的格局,各区块将根据功能定位,相互配套、联动发展。
余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县级城市,意大利———全球第七大经济体、第八大出口大国和经贸大国。在中国众多的城市中,意大利为何独独青睐宁波余姚?除了宁波和意大利交往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密切友好往来的原因外,意大利引进外资和企业发展署主席吉安卡洛·伊诺切奇·博蒂表示,是余姚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高效的办事效率吸引了意大利企业家。
博蒂先生认为,宁波余姚非常适合意大利企业家来投资。“宁波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有重要的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基础建设也非常完善,这些区位优势对高科技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博蒂说,“同时,余姚是环境友好型的城市,余姚被评为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对于在他国投资企业园的意大利企业家来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
博蒂先生今年3月后多次率团来宁波考察,经过多次反复比较、论证,最终选择在余姚落户产业园项目。博蒂先生特别欣赏宁波良好的投资环境、高效的办事速度,“对于中国(宁波)意大利产业园,市长给予支持,市政府积极推动,从3月份开始考察,不到3个月便完成签约,真是难以想像的高效。”他说。
9月26日上午,中国(宁波)意大利产业园开园。当天,有智能型高低压电气成套设备、太阳能制冷技术开发应用、新能源汽车制造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65亿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额516亿元。有涉及环保装备、智能机器人、高端汽配等产业的8个项目签约,总投资39亿元。
10月14日,中意两国总理在意大利罗马签署了《关于共同支持建立中意生态园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宁波)意大利产业园正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国际合作生态园。
根据签署的备忘录,中意双方将坚持“政府引导、中介桥梁、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互利共赢”原则,将中意宁波生态园建设成为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典范,中意双边经贸合作的亮点与示范。
仅仅4个月,一个“国字号”金名片在余姚闪亮登场,开启了一个余姚和意大利合作双赢的舞台。
余姚有港口优势,有先进装备制造和合成新材料等产业优势;意大利在信息通信、空间技术、化工产业、装备制造等领域有产业优势。双方的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互通性和互补性。通过建设产业园,引进一大批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能够充分发挥余姚的产业优势,充分利用意大利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的管理理念,进一步丰富产业形态、提升产业层次,更好助推余姚经济提质增效和创新转型发展。
可以想见,在不远的将来,一个充满活力的中意国际合作生态园将屹立在余姚滨海新城。正如余姚市委书记毛宏芳所言,余姚将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中智慧,用心抓好产业园的开发建设,为??,早日将产业园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国内顶级的生态发展示范区、创新驱动示范区、对外开放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和经贸合作的新样板。
链 接
“千人计划”产业园
“一园三基地”
“千人计划”产业园总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按照孵化基地、中试基地和产业化基地“一园三基地”三位一体的建设思路,分点布局,同步实施。
孵化基地。位于余姚经济开发区科创中心,占地面积80.55亩,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由一幢高27层的科创大厦和4幢孵化楼组成,重点引进企业总部、研发机构以及处于孵化期的高科技项目,目前已吸引孵化企业51家。此外还有中国兵科院北方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余姚研究所、宁波电气安全检测中心余姚实验室、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新型分离膜组件研制与膜应用工程中心等科研机构入驻。
中试基地。距离孵化基地800米,占地面积125亩,主要为处于种子期的科技企业提供加速成长的平台。该基地正在拟定开发方案。根据设想,至少引进30个“千人计划”中试项目落户,并引进1家重点高校研究院和1家高技术产业研究院落户。
产业化基地。位于余姚市东部三七市镇,与宁波市江北区接壤,总规划面积11.74平方公里,重点吸纳孵化毕业企业和规模化产业项目。其中一期占地7315亩,启动区占地310亩。启动区已有海外高层次人才领衔的7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9.8亿元,预计今年有5个项目可完成厂房建设。
中意宁波生态园
“一园四区”
中意宁波生态园位于余姚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城,总体上呈现“一园四区”的空间布局。
居住商务服务区。以水为脉,将滨海水域风情和现代商业形态完美融合,集教育、医疗、商贸、会展、研发、金融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园区最具活力的核心地带和公共服务中心。
先进制造集聚区。重点围绕新装备、医疗器械、精密机械等先进制造业,有选择地引进以意大利等欧美国家为主的外资企业及其配套项目,发挥其在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与本地产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逐步建成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国际产业基地。
新兴产业综合区。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等低碳环保新兴产业,重点引进和支持一批技术前沿、产业化前景好的高科技项目,打造欧美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集聚区。
旅游休闲生态区。以生态涵养功能为主,利用滨海新城丰富的农业景观资源和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新型农业经营业态,打造远离城市喧嚣的生态示范区。
来源:( 浙江商务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