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南戏 看温州戏曲华丽演变
中国戏曲,始于南戏,而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素有“南戏故里”之称。温州戏曲历史悠久,经过不断的革新与发展,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身为温州人的你,对温州戏曲知多少呢?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南戏
“说南戏,溯源头,书会才人挥毫春秋;八百年,方寸台,悲欢离合生旦净丑。”当悠悠瓯江水从古城温州,温柔地蜿蜒而过,这里也成为了无数戏曲家们追根溯源的地方,因为中国戏曲之祖——南戏,就诞生在这里。
南戏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形成于南北宋之交,诞生于温州,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从宋末到元初,南戏在温州诞生,渐渐向外发展,远至云南,南戏遍地开花。而《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和《杀狗记》四大南戏的出现,让温州南戏从纯粹的民间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若时光能够倒流回宋朝,你会看到瓦舍勾栏散落在城里的各个角落,社戏的鼓乐响侧田野村庄,悠扬绵密的唱腔久久不曾消失。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原生态的南戏早已不复存在,但并不意味着南戏这一古老的戏曲形式的失传,它只不过是以不同的面貌继续流传着。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温州成立南戏研究小组开始,南戏又一次在故乡焕发魅力,一直到1997年启动“南戏新编系列工程”、2007年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批新编南戏在舞台上演出:温州越剧团的《荆钗记》、《白兔记》、《宦门浪子》……南戏剧目在各剧种中演出,南戏腔韵融入各剧种声腔,在温州继续流传着。
瓯剧
瓯剧,是一种流传在浙江温州一带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古老剧种,它以“书面温话”作为舞台语言,原称“温州乱弹”,1959年定名为“瓯剧”。据史料考证,温州一带最早的乱弹班是“老锦秀”班,成立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故,瓯剧大约有三百年左右历史。
明嘉靖年间,海盐腔与弋阳腔先后流行于温州,其后,乱弹腔盛行。明末清初,高腔、昆腔、乱弹腔“合流”于一班,后又有徽调(皮簧)及滩簧、时调的“入盟”,逐渐形成了集高、昆、乱、徽、滩、时等多声腔融合的剧种——瓯剧。但因其以乱弹腔为主,故曾名“温州乱弹”。
数百年来,瓯剧扎根于民间,融汇了温州特有的风土民情和人文特点,逐渐形成了细腻婉约、灵秀生动、刚柔并济、富有乡土气息的风格特色,具有贴近生活的质朴简约之美。竹板丝簧声中,瓯剧传遍浙南闽北,远及赣东,成为温州最具影响力的剧种,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剧目:《高机与吴三春》、《阳河摘印》
永嘉昆曲
2001年,中国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永嘉昆曲作为当时全国的“六团(院)一所”,共同享有这份荣誉。
永嘉昆曲的历史,相传已有六百多年。它既是昆剧的一脉流派,也是南戏延伸发展的产物。宋元时期,昆山腔与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并称为南戏四大唱腔。据考证,明万历年间,昆剧传入温州,逐渐吸收海盐腔的遗响和本地语音特色而发展形成独具风格的永嘉昆曲。
永嘉昆曲剧目繁多,有《张协状元》、《琵琶记》、《金印记》等。永嘉昆曲长期扎根于民间,于乡村戏台演出,表演质朴粗犷,行腔明快流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透露出自然朴素的生活气息。昆剧大师俞振飞曾赞誉说:“南昆北昆,不如永昆。”可见,永嘉昆曲在戏曲界具有极其重要的艺术价值。
平阳和剧
温州平阳和剧,虽知名度不高,却也是平阳当地土生土长,最能代表当地人真实性情的地方戏曲。
据《温州文化艺术史料》及《中国戏曲志》的记载:平阳和剧诞生于明末清初,由平阳当地人林椿组建“和合班”,以村坊小调和时调为曲调,演出灯马班的《大补缸》等十八出小戏。后学习高腔、昆腔、乱弹的剧目和唱腔,融入平阳民间拳术,终于发展到八十四本大戏,在戏曲界站稳脚跟,由“和合班”改为“和调班”,成为和剧。
平阳和剧的表演,具有文武兼长、载歌载舞的特点。文戏表演粗中见细,善于运用细腻而有真实感的动作表演,刻画人物的复杂心理和环境的复杂形态。武戏表演真实而惊险,常常融入平阳一带民间拳棒武术打法于其中,武打套路自成一格。平阳和剧至今依旧流传在平阳地区,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鼓词
有温州人的地方,就有温州鼓词声,温州鼓词流行于温州地区,起源于瑞安,是温州民间喜闻乐见的说唱曲艺。
温州鼓词于明代由当代民间曲调发展而成,保留了较多的南戏特点,特别是温州乱弹的声腔和传统曲目故事,因多系盲人以此为业,亦称“盲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并夹有丰富的群众词汇和民间谚语。鼓词有唱有说,以唱为主,它的唱腔、曲调,带有浓郁的南国民歌风味。鼓词题材大多来自于民间传说和历史小说,以表现家庭的悲欢离合和爱情故事为多。其唱词讲究押韵,音节谐和,保持了民间演唱文学的特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曲目:《陈十四娘娘》、《雌雄玉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