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6时55分,著名计算机科学家、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开拓者、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始人何志均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逝世,享年93岁。
浙大计算机学院昨天发讣告:何志均为浙大计算机、无线电等学科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高级人才,桃李满天下;开拓并领导的浙大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两大研究方向,赢得了国际声誉。
何志均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6月5日(周日)上午10时在杭州殡仪馆举行。
两任浙大校长
都是他的学生
昨天,浙大玉泉校区求是村,何老所在的公寓楼里静静的。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有一种不舍的奇怪感觉,总觉得老先生并没有走远,“就在我们周围”。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吴飞所在的学院、研究所,都是何志均一手创立的。吴飞说,老先生是“甘为人梯”、“后继有人”。他当年播下的人工智能研究的种子,现在已经长成一棵茁壮参天大树。
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 2016年5月数据统计,浙大计算机学科排名进入世界前1%,列全球第62位,位居全国第二。
何志均1945年毕业于浙大电机系,1946年起留校任教,从事教学科研60年多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原校长潘云鹤是何志均在浙大计算机系招收的第一批硕士生。浙大现任校长吴朝晖的本科、硕士、博士论文都是何志均指导的。
1978年,何志均创办浙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并任系主任,为学院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何志均开拓和领导的浙大计算机学科第一个研究主攻方向就是人工智能。1983年,他创建了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职务。潘云鹤曾在恩师八十岁寿辰时,把这个决定形容为“高瞻远瞩”。何志均被赋予“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开拓者”美誉。
他开创的智能研究
走入第三代
何志均开创的浙大智能研究,已经走过了三代。
第一代是何志均担任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时,人工智能的研究还处于以规则、逻辑和符号为主的传统研究阶段。当时斯坦福大学开发了一个以知识处理为主的专家系统,用于疾病诊治。何志均和中国科学院数学所陆汝钤院士合作开发的“天马专家系统开发环境”,获中国科学院1992年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年,何志均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杨涛(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计算机系教授)和童学军两篇有关专家系统开发工具的论文,被国际人工智能顶级学术会议——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JCAI)录用发表。这表明当时浙大的人工智能研究水平已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到了第二代,潘云鹤将传统以符号处理为主的人工智能引入到多媒体领域,拓展了人工智能处理的数据类型。
这种多媒体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技术被应用到了古代文物保护和修复上。1998年开始,浙大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开展了“多媒体、智能技术与艺术复原”项目。
敦煌壁画由于年久失修,受损严重,如漆面掉落和纹理不清等。人工智能与多媒体处理相结合技术可探究古老壁画衰退演变机理,并对其进行修复和重现。
吴飞说,这是人工智能从符号推理向多媒体分析的跨越。
而第三代,则进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阶段。在潘云鹤院士带领、浙大计算机学院院长庄越挺教授团队参与下,浙大发起主持了“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
来自中美两国的学者共同努力,形成了260万余册电子化图书和海量多媒体资源,这些海量资源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搜索和推荐等知识服务。
吴飞向记者举例道,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借阅某本书某个段落的内容或某个主题内容,这一创新的借阅模式改变传统纸质书籍以“本”借阅方式。本报记者 张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