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御街体验版《牡丹亭》把时间节奏调到与传统同步

20.04.2015  12:33

一年光阴,满百场演出,将600年昆曲发酵

从2014年4月13日的首场演出算起,经过一年的时间,到2015年4月18日,在位于杭州中山中路62号的御乐堂上演的体验版昆曲《牡丹亭》,正好满100场演出。

一个传统戏曲,能够驻场演出100场,这在全国并不多见,而在浙江昆剧团的历史上,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在第100场演出前,体验版的总导演、浙昆团长林为林有些感慨地说。以至于去年年底全国七大昆曲院团进京齐演《牡丹亭》时,在南昆版、天香版、典藏版、永嘉版、大都版和青春版的比拼下,浙昆这个最小版本却能艳压群芳。

在昆曲面前,人应该感到谦卑

和南宋御街上那些散落的售卖旅游土特产和文艺小清新的店铺相比,这间从昔日盛极一时的翁隆盛茶号改造而来的御乐堂,装修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纯实木的厚重桌子,雅致的竹制屏风,还有店门口迎宾台上的那只陶制花瓶,春来插百合,夏来并蒂莲,秋来赏绿菊,冬来看残荷。这样的风雅,起初让那些刚刚吃着烤鱿鱼串和麦当劳甜筒的游人,都不敢走进这家“高大上”的店铺。后来熟了才知道,原来这间“文质彬彬”的茶驿,一楼经营的正是平价又亲民的茶点和简餐。

当然御乐堂的玄机在楼上。每个周五和周六,穿过那窄窄的楼梯,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半小时的体验版昆曲《牡丹亭》。只有66人的小剧场,汤显祖笔下那生生死死爱恋的柳梦梅和杜丽娘,就这样近在咫尺。他们是如此眼波流转,眉目传情,以至于演员脸上长一颗痘,你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我们和观众的眼神若是稍微对视久了,还有人会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因为实在是太近了。”扮演杜丽娘的浙昆青年花旦胡娉笑了。

说起打造体验版《牡丹亭》的初衷,艺术总策划程俊说我们需要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一种自信。早些年行走在世界各地的他,最深刻体会的一点便是,当国人还在盲目地战战兢兢地学习西方文化时,西方人却试图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获取新的灵感。“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变得狂妄自大,少了一种谦卑感,但是在昆曲这样伟大的艺术面前,你应该感到谦卑。”所以他决定,要在这里把时间节奏调到与传统同步。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张玫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