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保障性住房话题 城市的浮萍渴望安家落户
杭州今年会进一步加大保障房源的供应;对于大家最关注的申请条件,相关部门表示,正在全面摸底,今后会根据供需情况逐步调整
在闸弄口地铁站遇到闵彩梅时,她正准备带7岁的儿子安安去低碳博物馆。只要是休息,闵彩梅都会带着安安乘地铁到博物馆去玩,“在杭州,可以看到很多老家看不到的东西,安安觉得到处都很新奇。”
不过,尽管在杭州成了家,有了孩子,可闵彩梅总觉得没有归属感。
人物特写
时间:8日上午10时12分 地点:闸弄口地铁站
人物:闵彩梅,生于1986年,江西上饶人
新年愿景:“什么时候,我才能有自己的房子。”
闵彩梅今年才29岁,来杭州已经有12年了。2003年,抱着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闵彩梅一个人背着行囊从江西上饶到了杭州,学了美容的手艺。漂亮又活泼的她,吸引了不少男孩的目光,也是那一年,认识了现在的丈夫。
“当时没有钱,只能租住在一个破旧的民房里面, 300元一个月。”至今回想起来,闵彩梅都觉得不可思议。丈夫是厨师,每天下班一身油烟还要跑到外面的浴室里洗澡。
2008年,闵彩梅结婚了,两人换了另外一间农民房。窝在20多平米的小房间,闵彩梅多次叹气,“老家的房子新建的,也装修好了,可我们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就只能留在杭州,申请廉租房的条件我们不符合,户口这一项就把我们卡在了门外,只能等。”
这一等,就是3年。小两口从三堡搬到汽车北站,住过余杭塘上又到了米市巷。直到2011年,闵彩梅和丈夫搬到了现在的农民房,就在徳胜路与机场路交叉口的水墩村,“有40平米,每个月1000元。”闵彩梅说,租金成了家庭开支中很大的一部分。
为了让新家更舒服一点,闵彩梅和丈夫把房间装修了一下,搭了厨房,买了热水器、电冰箱。“看着工人把家电往租住房里搬的时候,我就想,如果这房子是我自己的多好,就不用再搬出来了。”闵彩梅说。
眼看着房价越来越高,房东不止一次明示暗示地要涨租金,闵彩梅也心急,看到报纸上关于公共租赁房屋的消息,打破了户籍的限制,租金要比同地段其他房子便宜三成,闵彩梅算了一笔账,“一年能少4000多元,安安的托班钱就省出来了。”
可按照规定,申请人的家庭人均收入要少于一定的限额,而闵彩梅和丈夫的收入刚刚超过。
“现在我们有一点积蓄了,也想申请经济适用房,可又受到户籍限制,什么时候申请条件能放宽一点,我们能拥有自的房子,在杭州安个家啊?”闵彩梅说,她不知何时会实现这个愿望。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丛杨 叶锡挺 文 蔡郦 制图 原标题: 关注保障性住房话题 城市的浮萍渴望安家落户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