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十个传统戏剧特色村 寻访浙江好腔调
浙江在线11月16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孙雯)“一部中国戏剧史,半部在浙江”。但凡说起浙江戏剧,这句话总被频频提起。
的确,越剧、婺剧、绍剧、甬剧、瓯剧;马灯戏、茶灯戏、菇民戏、车灯戏。大小剧种,顺流时光之水,粉墨登场。浙江现有列入省级非遗项目的传统戏剧项目56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统戏剧项目24项。
还有哪方水土有这样的腔调?
而这个2014年的初冬,浙江戏剧,于戏里戏外,又有别样的姹紫嫣红。
11月6日晚,在建德大慈岩镇新叶村,浙江省公布首批传统戏剧之乡评审名录。新叶村、诸暨十里坪村等10个村,被评为传统戏剧特色村。除10个特色村外,首批公布的22个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包括温州市、金华市、淳安、余姚等12个街道区县市。
这个华丽的捧出,来自于细密而扎实的工作。
浙江省文化厅联手浙江广电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共同启动浙江省濒危剧种守护行动,并全面启动浙江省传统戏剧振兴计划,实施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申报与命名工作,组织开展56个传统戏剧系列微纪录片拍摄和宣传展播。
2014“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系列展演活动,早在年初就开启大幕,木偶情缘、皮影戏说、高腔遏云、摊簧悠扬等十个专场,将传统戏剧的精妙,展现于这个时代。
为了做好传统戏剧普及工作,省文化厅组织编撰的《浙江好腔调——56个传统戏剧集萃》一书也已出炉。南戏遗响,越地长歌,乱弹绕梁,木偶情缘,皮影戏说……每一个传统戏剧的发展脉络、重要剧目、代表性传承人、表演特色、艺术风格,以及它所承载的礼义廉耻、忠孝节义和真善美,以白纸黑字,娓娓道予时人听。
不可否认,现代社会多样化的经济、生活方式、外来文化之中,不少传统剧种开始式微,甚至消匿。然而,作为这方水酝酿出的艺术形式,它是现在与未来的源头,渗透着浙江人的人文精神。如果它远离我们的生活,看似无碍,却预示着某种风骨的渐远。因而,在创新中抢救迫在眉睫。
跟着《浙江好腔调——56个传统戏剧集萃》,恰恰能看到那种原生态的火热民间生活与精气神。那些属于我们祖父辈的村里,也需要我们去走一走,访一访。
对于每个人而言,变与不变之中,还有什么需要坚守、发扬与承传,道理或许正在那些唱念做打中。
1
云和县元和街道包山村
包山花鼓戏
山道深处藏好戏
包山花鼓戏第十七代传人张再堂在教授新徒
大约四百多年前,安徽凤阳一带遭遇“十年大旱九年荒”的特大自然灾害,为了生存,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逃荒到全国各地。来到浙江云和时,一些人当起了挑货郎,白天卖货,晚上就唱花鼓戏。
凤阳花鼓传入后,与当地的莲花、莲厢、花船等小调融合,又经历代艺人的发展创新,形成了后来的“包山花鼓”,长期以来在浙南山区一带享有盛名。
包山花鼓戏角色除沿袭了凤阳花鼓的一男一女两角外,还增加了大相公和花鼓囡,以表现花鼓艺人颠沛流离、遭人欺凌之苦,顺便还增加了戏剧的趣味性;对白和唱腔则融入了浓重的包山口音,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所用曲牌主要有【柳条金】、【闹长沙】等,剧目丰富,除《大花鼓》、《卖花线》等十余个传统剧目外,后期还创作了《牡丹对课》、《断桥》等十余部小戏。
包山花鼓戏班的演出时间也很讲究,一般除了村里的迎神赛会外,非春节期间不演。通常年节前他们就开始置办花灯、召集人手排练戏文;正月初二出门(称“起灯”),由近而远地逐村演出,一直要到正月底才收灯停演、散伙回家,很少有过了正月还演出的,因为艺人们要回家准备春耕生产,再演,就要等来年了。
包山村距城里有20多公里山路。多少年来,山村很美,花鼓戏也是养在深山人未识。前几年,村里客运站开通后,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村里观光旅游,作为景点的“包山花鼓戏”立下了汗马功劳。
2
临海市河头镇上湾村
大石车灯戏
原汁原味保留至今
大石车灯传习所进农村祠堂演出
大石村位于浙江临海城北部山区,大石车灯戏便从这座小村发源而出,而后成为林海一绝。
车灯戏始于清光绪年间,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或许因为深处偏远的山坳,倒使得原汁原味几乎保留至今。每逢春节或是喜庆的日子,当地的车灯班便轮流到各地献演、拜年,走村串户,宁静的村落一下子有了勃勃生机。
车灯班一般只需六人,角色分工以生、旦为主,兼有书童、兵等。车灯娘是男扮女装,分唱生、旦;关云长唱花脸;车灯狗任丑角,与马童各兼唱一角;丝弦乐队也接唱帮腔。其唱腔质朴、豪放、粗犷、高亢,融合地方方言。车灯戏音乐更是以板腔变化体为主,调腔刚柔相济,善于表达各种人物情感。如今的车灯戏音乐融入了昆腔、乱弹、徽调、词调等四种不同源流的声腔。
车灯戏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为盛行,岭下、王村、宜塘、沿溪等地都有车灯班,其中岭下的怡情社和百步的梁氏车灯班影响最大。1932年,大石岭下朱训离、尤祝门、万斌等人建立车灯班,命名为“怡情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车灯戏一度停演,直至九十年代,蒋林丰、金志法二人挖掘并重组了车灯班,表演至今。
3
龙游市龙州街道后田铺村
龙游徽戏
徽商携来皮簧调
龙游徽戏
徽戏源于安徽,大约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大量徽商迁往金华、衢州一带,徽戏也顺着这条商路进入金华、衢州一带。
衢州龙游是“四省通衢”之地,经济发展造就了龙游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龙游的婺剧直接受到徽戏的影响,徽调成分非常明显。后来,龙游徽戏从婺剧分离出来,别开生面。
徽戏的乐器以笛和唢呐为主,并以徽胡伴奏。徽戏最主要的唱腔曲牌,有二簧、西皮、芦花和拨子。所唱的都是当地方言,与说话无异;音乐也是徽戏的传统音乐,唱腔基本属于板腔体,节奏鲜明,具有完美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龙游徽戏其代表性剧目有《百寿图》、《辕门斩子》等。
龙游婺剧历史悠久,民间相传的一句话很能说明龙游婺剧鼎盛时期的状况:“东游西游,还来龙游。南看北看,争看龙游花旦。”
由于京剧的兴盛以及黄梅戏的不断发展,安徽徽戏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已奄奄一息。而龙游徽戏由于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加上交通不便,仍然保持着徽戏的本色。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所有的专业婺剧团还都会唱徽戏。龙游徽戏至今尚保存着早期徽戏的老腔老调及其演唱特色。
4
平阳县鳌江镇梅里村
平阳和剧和合之美
平阳和剧演出
平阳和剧,出现于明代,成熟于清代,盛行于清代末年至民国。
平阳和剧的表演,具有文武兼长、载歌载舞的特点。文戏表演粗中见细,善于运用细腻而有真实感的动作表演,刻画人物的复杂心理和环境的复杂形态。如代表作《双金印》一剧中,演员通过觑、瞄、瞟、视、瞧等一系列细致入微的眼神表演和欲拉又止的虚拟拉窗帘的动作,把张美英“窥窗思兄”的情感和欲罢不能的含蓄而复杂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武戏的表演真实而惊险,常常融入平阳一带民间拳棒武术打法于其中,以二人徒手或持械对打见长,武打套路自成一格。和剧武戏《曾头市》(梁山泊故事),刀光剑影,跌打滚爬,闪转腾挪,格斗精彩,显示了和剧演员动作的力量和情感的强烈。
平阳和剧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积淀了300多个剧目,常演剧目有84个。
5
庆元县百山祖镇黄土洋村
庆元菇民戏菇香时节家家戏
由省级非遗传承人胡永香主演的《断桥》在菇神庙会上演出
菇民是庆元历史上特有的一个劳动群体。他们春夏两季在家乡耕种微薄的粮田,深秋时节背井离乡,远赴福建、江西、广东、安徽、湖北等地的深山老林生产香菇,第二年春天再回乡耕种,岁岁年年,周而复始。
菇民戏发源于庆元县菇民最集中的东部地区,该地区古称“二都”,因此也叫“二都戏”。菇民戏的形成历史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据老艺人的口耳相传,它兴起于明朝中叶,是从当地的祭祀仪式演变而来的。
清朝初期,庆元左溪镇黄岗村出了一位贡生,叫陈祖言,他精通诗文乐律,对原始的菇民戏进行了重要的丰富和改进,设立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唱腔旋律节奏有序。至此,菇民戏具备了戏剧的基本雏形。乾隆年间,杭州铁板桥头的艺人田功伟来到黄岗村,巧遇该村正在组织弟子班学戏,便留下传授技艺。他对菇民戏的原有音乐、唱腔作了必要的调整和提升,融入外地的一些曲调唱腔;同时,根据剧情的需要,配以不同的曲调唱腔。
此后又经众多民间艺人的艺术创造,菇民戏逐渐成为以庆元土话为基本语言,集歌、舞、剧于一体的多声腔板腔体戏剧。其剧目十分丰富,有重唱的,有重做的,也有唱做并重的。其表演文武兼收,动作古朴真实,极富乡土气息。
6
衢州市衢江区举村乡洋坑村
衢江茶灯戏茶青青戏声声
茶灯戏《开茶园》
衢江洋坑村的茶灯戏,据说兴起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从江西婺源传入,至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它是茶农为庆祝茶叶丰收、企盼来年更有好收成而进行的欢庆活动,集灯、歌、舞、戏于一体。
茶灯戏的内容,多半是人们采茶劳动的场景和生活中的小事,不是喜剧就是闹剧,绝对没有悲苦戏。上场时,男女演员均身着彩色服装,打扮得鲜亮多姿。男的手持钱尺(鞭)当作扁担、锄头、撑船竿等,女的手拿花扇当作竹篮、雨伞、盛茶器具等,或手持各种纸糊的灯具,载歌载舞。
据老艺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衢江洋坑茶灯戏的知名度颇高,曾在龙游、江山、遂昌等地演出,广受好评。但好景不长,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中断。
直到2007年,衢江茶灯戏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才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如今,洋坑村共整理出《开茶园》、《卖花线》、《走广东》、《黄婆骂鸡》、《大补缸》、《卖棉纱》、《卖小布》、《看相》、《打花鼓》、《绣花鞋》、《补碗》、《采桑》等十二个表演剧目。
7
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
新叶昆曲古树绿新叶
新叶昆曲在古戏台上表演
建德新叶村,随着曲折的村巷而行,一阵风过,可以听到几声锣鼓,还有咿咿呀呀的吟唱声。有序堂里,新叶昆班正在带弟子排练学戏。十多人围坐在长桌前,一人面前摊着一本曲谱唱本,边跟着笛子哼唱,边用手在桌上打着节拍。这是昆曲专用的练习方法——拍曲。
新叶村有据可考的昆曲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年间成立的“义庆昆腔坐唱班”,1931年,村里正式成立昆班,筹资置办行头、盔箱,并请人来教身段。首次演出地点就在村中的旋庆堂古戏台。
新叶昆曲的常演剧目包括《折桂记》、《金棋盘》、《通天河》、《火焰山》、《九曲珠》、《白蛇传》、《花尾龙》等十一本大戏,以及《挡马》、《雪里梅》、《石洞伏虎》等折子戏。
新叶昆曲所演出的剧目不重《西厢》重《西游》,多演武打戏和神话戏,表演上动作夸张,表情夸大,风格朴素、粗犷。在长期演出实践中,这一支昆曲吸纳了高腔、徽戏、乱弹的优点和长处,并结合自身实际,别出心裁地消化、嫁接了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形体动作,表现手法别具一格,舞台效果良好。
8
永嘉县碧莲镇应界坑村
应界坑乱弹楠溪江畔乱弹村
麻福地表演乱弹演出剧照
应界坑,位于温州市永嘉县西北角,距离县城60公里,是温州乱弹的盛行地。这个三千多人的大村落,共有六个戏班。戏班是家庭式的,大多“爸爸是老生,妈妈是青衣,大儿子唱小生,大女儿唱花旦,小儿子、小女儿、亲戚们也加入跑龙套学戏”。全村有六个乱弹剧团,还有一个唱乱弹的木偶剧团,村里有三百多人以唱乱弹为职业,全年演出近两千场,创收800万元。
据应界坑村族谱记载,早在清乾隆年间,应界坑村人麻志训就创办了一个名叫“老寿昌”的乱弹班,一伙农民在祠堂里一聚,农闲时结班做戏,农忙时散伙种田,距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因缺少文字剧本,没有乐谱,也没有专业培训学校,永嘉乱弹,这种民间剧种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问题。麻福地等老艺人担忧不已。
2009年6月,永嘉乱弹被列入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老艺人的热情更高了,他们创办了“永嘉乱弹传习所”,并且大胆地自创自编永嘉乱弹《永嘉太守谢灵运》。
现在,当地不少小学开办了乱弹兴趣班。很多年过七旬的老艺人毛遂自荐,当起了孩子们的专业老师,永嘉乱弹已育出了不少新苗。
9
诸暨市东和乡十里坪村
诸暨西路乱弹西施故里梆子腔
诸暨西路乱弹
浙江有多种乱弹,像“绍兴乱弹”、“诸暨西路乱弹”、“台州乱弹”、“温州乱弹”都是。其中,“诸暨西路乱弹”除了唱“二凡”、“三五七”外,它里面还有一个梆子腔——“西路秦腔”,这暗示出它的源流。西路秦腔是流行于关中西府地区的梆子腔(“梆子腔”因用硬木梆子击打节奏而得名),清初经杭嘉湖水路传入诸暨。
诸暨西路乱弹从清中叶的八十余班,到民国只余“文明洪福”、“文明长春”等三四个班社,1949年仅存“文明洪福”一班了。1962年,“诸暨乱弹剧团”成立,却又于“文化大革命”十年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如今,诸暨市整理西路乱弹文献,于非遗馆展示外,设立了西路乱弹研习所,传习四十多个剧目,排演反映时代新风的新剧目。
10
东阳市巍山镇东莘桥村
东阳傩戏图腾崇拜的再现
东阳市莘北村表演的东阳傩戏《报宁寺》
东阳傩戏,又称傀儡戏,俗称“大头舞”,兴于清代康熙年间。后有村民方加善继承前辈的传艺,以演大头舞的形式祭五谷神,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文革”后,一直不见踪迹。2007年下半年,经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组挖掘后,在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指导下,成立莘北村文艺演出队,于2008年正月成功演出。
东阳傩戏的演出面具,都是村民自己制作,单单面具的制作过程就是一件艺术品的诞生之路。先做好泥坯,干后再糊上层层叠叠的纸——过去用的是绵纸,现在就用旧报纸代替了——等纸坯晒干后,还要用石膏打底,然后上漆,善恶忠奸全写在这一副面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