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奖代补”激活青田农田水利建设

16.11.2015  14:22

以奖代补”激活青田农田水利建设

【本站11月16日讯】经过硬化的总干渠一支渠,每亩年均耗水500m 3 ,需取水费25元,比硬化前的35元减少了10元,有效减轻了农民取水费负担,深受农民欢迎。

    这是青田县实施农田水利建设“以奖代补”激励政策后收到的显著效益之一。

    去年省财政共兑现“以奖代补”资金300万元,带动了群众投资500多万元。政策激励还带动了农民投工投劳,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农建投入新机制。

    青田水利特别是小型水利设施作为重要的农业配套和保障设施,作用和地位十分明显。但多年来,由于产权不明、投入不足、管理不善、责任不清,有人用、无人管,只重用、不重投,导致工程设施严重老化毁损、效益衰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为此,我县在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外地经验,拟定了《青田县小型农田水利“以奖代补”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4年7月16日正式实施。

      “以奖代补”激励政策实施多年来发挥了显著效益。2014年,全县共申报小型农田水利“以奖代补”项目90个,其中U型渠道硬化工程47处,共计长38116米;拦水堰坝49处;增加蓄水池3处;山塘水库维修11座。

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形成,不仅打破了资金投入不足的“瓶颈”,而且改变了以往农田水利设施重建轻管的不良局面。农民现在普遍认为,渠道是为我们受益而修的,自己受益的事自己不来搞,谁来搞?由于认识统一,农民管护渠道的积极性高涨,确保了工程的良性运行和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