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老杭州历时5个月遍访158口古井 以“井”串起杭城别样的文化名片
昨天老陶再次寻访“一井十眼”的郭婆井。
“直到65岁,我才发现,关于杭州井的故事,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昨天,游历过上百座城,却执念于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住望江门的65岁老杭州陶德富如此跟时报记者打照面。
过去的13年,陶德富攀登了西湖边的180余座山,足迹遍及杭城的河溪、石桥和古城墙,如今又开始寻找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另一条文化脉络——井。过去5个月来,老陶奔走千余公里,走遍了杭城99处地点的158口井,其中最早的井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新井距今挖凿只有60多年。
“水是生命之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历经风霜的井,是杭城文化历史和空间格局变迁的见证者,读懂了井,也就从侧面读懂了杭州。”陶德富说。
解放路与浣纱路交叉口的相国井已不再使用。
对井的感情源于儿时的记忆
昨天下午1点,时报记者在鼓楼的城墙下见到了陶德富。他戴着细边眼镜,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两鬓稍许有些花白,但依旧精神奕奕。粗条纹的蓝色衬衫束在卡其色西裤里,领子间挂着墨镜,脚踏登山鞋,一点都看不出已年逾六旬。
一开口,老陶就笑了,面色红润:“小伙子,你这么年轻也对井感兴趣哦?现在的80后、90后,基本上一生下来用的就是自来水吧。”
“‘饮水不忘掘井人’,我们生在自来水时代,只是我们赶上了好时候。”为了表示自己有备而来,记者翻出“临阵磨枪”习得的知识:“最早,杭州人住在西湖边就地取水,后来城区扩展,喝水就成了民生问题。为此,早在汉晋年间,杭州人就开始凿井,到了唐宋愈加兴起,明清时到达鼎盛,可谓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郭璞、李泌、钱镠、白居易等人都对杭州的‘凿井饮水’做出过贡献。”
老陶听完“哈哈”一笑,乐了。“这个太泛,我们那个年代才感受得亲切。”他托了下眼镜,出神地指着十五奎巷上的一口水井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家就住在望江门玄坛弄(如今早已拆了),那时候自来水还没普及,冰箱、空调也没有,街坊邻里几十户人家共用小街上的三四口水井,喝水、煮饭、洗衣服……一切用水全靠它们。”
老陶的父亲是跑运输的,夏天下班回家一身汗,父子俩就一起穿条短裤吊起井水在井边冲凉。“井水是地下水,温度冬暖夏凉,夏天起码比外面30多摄氏度的高温低五六度,妈妈早就用井水给我们‘冰’了啤酒和西瓜,擦了竹榻。洗完澡,我们往竹榻上一躺,乘凉、吃‘冰西瓜’,别提有多爽了。”他很回味。
“杭州的自来水,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逐渐推广开来的。当时,我们这片居民区就一个取水点。十五六岁的时候,我就去取水点买自来水挑回家。”老陶说,那时候父亲的工资是十几元,买一次水需要3分钱,可以挑一担水约100斤回家,够一大家子用两天。不过,即便如此,许多老人家还是习惯用井水。“自来水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准。逐渐地,井水就慢慢开始变为洗衣服、拖地的生活用水了。到了80年代,我搬了新家,家家户户都有了自来水,井就渐渐从我的印象中淡去了。”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首席记者 王斐帆 文/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