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聚焦新时代中国文化“走出去”
做好“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
——代表委员聚焦新时代中国文化“走出去”
新时代,中国文化走出去,如何走得更远、更稳、更有影响力?参加今年两会的文化艺术界代表委员普遍认为,应当始终保持一个文化大国的开放胸怀,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立足本土,又面向世界,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同时,要把握住当前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的历史机遇,坚定文化自信,以更加务实有力的举措,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优秀作品属于世界人民
“优秀的文艺作品,属于世界人民。”在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文联主席、作曲家赵季平看来,优秀的文艺作品必定是群众欢迎、专家喜欢,并且能走出去,受到不同国家人民认可和喜爱的作品。“换句话说,就是善于用中国的艺术语言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赵季平说。
“为了保持创作激情和提高创作水平,近几年,我每年都要制定一个大的创作计划。”赵季平举例,受国家大剧院之邀,他于2017年创作了以描写大爱为主题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从旋律到曲式结构都充分展现了中国风格,在国内外演出时反响热烈。“通过这个作品,我深刻感受到,艺术家的安身立命之本就是自己的作品。而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获得世界多民族的认可,因为艺术是国际通用的语言。” 赵季平说。
“我们要将捕获灵感的触角伸向基层、深入民间。”赵季平还特意提到了他在参加两会之前,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采风过程中,参加大凉山惠民音乐会的经历。“当地民众告诉我,大凉山惠民音乐会已经举办了300多场,不仅演出世界经典名曲,也演出我们本土音乐家的原创曲目。这些原创曲目的品质,在我这个专业作曲家看来也是很出色的。民族资源如同宝库,艺术创作需要在这片海洋中探索、遨游。” 赵季平说。
民族真情 世界好评
一部《亮剑》让观众记住了演员张光北,如今遇到他的观众仍会喊他“楚云飞”。“在《亮剑》里由我饰演的楚云飞说过一句话——‘民族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全国政协委员、影视剧演员张光北说,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广受好评,就在于它饱含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最为真挚的情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为观众提供精神食粮的艺术工作者,必须把‘真’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沉下心来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方能积累发现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的智慧,为作品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张光北认为,中国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同样离不开这种“真”。他说,当前我们的文艺创作日趋多元,涌现出很多与国际接轨的大制作,其中有不少精品力作,但也不乏一味模仿的平庸之作。“我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中国人必须珍惜、热爱、熟悉并欣赏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了这种文化自信,才能产生文化自觉,才能真正提升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
“从我的从艺经历来看,我参演的第一部电影《芙蓉镇》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参演的《弧光》在莫斯科电影节获奖,执导的革命题材影片在中美电影节获奖,这都是对我们通过电影传递中华民族积极变革和进取精神的认同。”张光北介绍,很多参加过“二战”的苏联红军战士,在看到由他执导的改编自俄罗斯名著的电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后表示:“感谢中国人,感谢中国的艺术家们,谢谢你们还记得我。”“这是对反对战争、寻求和平的共同历史记忆的认同。只有扎根文化传统、融入民族真情,才能真正参与世界文化共同体的构建,获得更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我们文艺工作者应该自强不息,把握这个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用最真诚的创作态度表达最真实的民族情感,让更多观众从作品中获得力量,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张光北说。
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名片。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访华时带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礼物是BBC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蓝色星球2》。“对一个国家来说,纪录片所能达到的高度与深度,也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文化自信与科技创新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王建国说。
纪录片《话说长江》《望长城》《邓小平》《让历史告诉未来》曾给老一代观众留下了深刻记忆,如今的《东方主战场》《筑梦路上》《我在故宫修文物》《超级工程》《五大道》《航拍中国》等纪录片也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其中,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曾创下中央电视台2016年最高收视率。“因为这部作品以纪录片的语言、讲故事的方式将中国革命史娓娓道来,让历史有了人性的光辉与人情的温暖,所以让观众觉得真实可信、亲切自然,耳目一新。央视拍摄的纪录片《超级工程》已经热销到世界上170个国家和地区,因为它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王建国说。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珍视前辈影视工作者留下的历史影像。“今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年,明年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这三个重要时间节点所代表的伟大历程,留下了大量历史文献与历史影像。”王建国介绍,许多历史影像至今没有被公开甚至未被整理出来,而已经整理出的一些影像资料价格昂贵,不仅不能被很好利用,而且还助长了盗版侵权行为。
“我们有全世界最多的传媒院校,每年有大量毕业生走向社会,但能够制作纪录片的优秀专业人才却严重缺乏,这些传媒院校在学科建设、科研体系、教学方法上,还有许多突出的问题必须解决。”王建国预测,未来电视机前的观众会进一步流失,但人们对新纪录片的需求却会有增无减。“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将通过手机客户端和网络观看纪录片,一部优秀纪录片有时会在网络上引起长期关注和持续点击。”据王建国观察,纪录片观众主体近年来发生了可喜变化,喜欢纪录片的青年观众越来越多,在视频网站上的点击率越来越高。“中国纪录片正以其真实的力量、纪实的风格、精良的制作、朴素的故事,征服越来越多的海内外观众”。
“中国已经是纪录片生产大国,却不是纪录片生产强国。”王建国表示,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做强纪录片产业,为国家形象战略服务。“从纪录片生产大国迈向纪录片生产强国,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更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更进一步的创新驱动,需要设立雄厚的纪录片基金对这一产业进行长期投入与资助。”王建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