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上课、帮跑腿 高校校园“另类”创业引争议

02.12.2015  18:38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已成为高校校园里“点击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各类创业大赛如火如荼,而一些“另类”大学生创业也一直饱受争议。     今年6月底,上海财经大学学生管凌子和她的团队推出了一款校园创新金融小产品——“挂科险”:只要投保5元,考试不及格,就可以获得30元的补偿,取得单科90分以上的,也可以拿到20元的高分奖金。     该产品一经推出后,2天就在本校卖出100份,并迅速被福建、河南、湖北等地的一些高校学生复制。这个被网友称为史上“最奇葩”的险种,也引来了诸多争议。     有人认为“挂科险”未经允许,开发团队没有获得开展保险业务牌照,不是正规的保险产品,有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而且存在“道德风险”,比如会诱使很多同学想得到保费而故意考砸等等。也有专家认为,“挂科险”把学生关心的问题,通过保险的方式来呈现,开口小,产品精,前景广阔,应该给学生一点实验的空间,没什么害处。     两个月后,管凌子团队公布了“挂科险”首期结算结果:亏损10元。对于存在“道德风险”的质疑,管凌子回应说,在设计这个产品之前,团队成员已对这个问题做了评估。在他们学校,挂科后的重修费是1个学分100元,一般一个科目至少是2个学分。     因此,他们认为没有人会专门为了30元的补偿而故意花时间去重修,同时还要付至少200元。而首期的理赔数据也恰恰证明了这个预测。因为买“挂科险”的同学最后只有3个人挂科,其他理赔的都是得了高分的同学。管凌子表示,这个结果比预期的要好,后续还会对产品进行优化,甚至有推“丢自行车险”的打算。     “如果作为一种保险产品,要正式大规模地推行,最好的途径是找一家正规的保险公司合作,这样才会更好。”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刘志阳对该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相信他们这个创业保险一定能做得非常好,被广大学生接受。”     今年9月以来,一款名为“小薪”的APP在郑州某高校备受欢迎的同时也同样饱受争议。这款APP是一个典型的“O2O+C2C”平台,注册用户不仅可以在平台上寻求代上课、代写作业、帮跑腿等服务,还能实现“刷脸”免单、陪旅游等各类“随心所欲”的自由消费。     记者带着疑惑,注册了一个ID,通过平台一位管理员了解得知,这款APP于今年9月刚刚在IOS及安卓平台上线,设计者是该校几位2015届毕业生。     “这学期开学时,学校随处能看到这个‘代课APP’的宣传单,大家都觉得想法不错,可又觉得是校园里一个病态的现象。”大三学生小石告诉记者,这个软件他用过好几次,很方便,在上面随意发布信息,随意打赏,还可以包月包学期,每一个注册用户都可以申请成为服务者。     记者在翻阅该平台的信息时发现,这款APP能够提供的服务功能虽然很自由,但八成以上的信息都是寻求代上课、代写作业、代考试服务,也不乏一些随意打赏几元钱寻求代取快递、代买零食、陪聊天、陪旅游、陪看电影的学生。当然,最新颖的还属一些“刷脸单”,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照片,靠“颜值”来替代本应支付的跑路打赏。     对于该平台的推出,该校招生就业处一位教师向记者坦言,APP做得很精致,也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结晶,作为老师应该鼓励,但十分担心学校的逃课代课风气渐起,影响学风校风。“有的课程实用性不强,老师讲的无聊乏味,学生们厌倦能理解,但这并不能成为学生公开逃课代课的理由。”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尽管这款软件很符合当前一些大学生的“口味”,受众群也很明确,但推广起来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多数学生还是守住了“道德红线”。     “这个软件刚开学时很火,因为觉得有意思,微信朋友圈都在传。”大三学生岳某告诉记者,他本人并不看好这个平台,也不支持推广,并希望学校采取措施,让一些走偏的服务没有市场。“想法不错,但不可取。”     也有学生对该平台的推广表示支持,为设计者的想法点赞。“我就帮其他专业的学生上过课,我觉得挺好的,他们不愿意学,我就去,多学了点不同方面的知识,还有零花钱赚,多好。”在大二学生小林看来,学校里能有这样一个平台并非坏事,可以为同学们解决很多琐事。     针对学校师生褒贬不一的争议,该平台的一位设计者告诉记者,我们创业的初衷是希望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自由信息平台,为在校学生提供更为安全快捷的自由兼职平台,并非专为代课这项功能而生。     “这种模式的兼职平台在高校校园里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还有待考验。”暨南大学管理学博士刘登顺认为,无论是“挂科险”,还是这款主打自由兼职功能的APP,不得不说在高校校园里都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市场,但这中间可能为大学生自身发展和学风校风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这个把创业当作一种不可或缺的阅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舞台的时代,学生创业仍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规范,以保证其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