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双手,造出一个大航海时代
“绿眉毛”
岑国和的厂房,离舟山朱家尖的海岸线只有不到百米的直线距离。
不干活的时候,他习惯透过扶疏摇曳的狗尾草,看看海上美丽的日落。这时,操作车间里弥漫着的木香,与顺着海风飘来的海腥味,形成奇妙的嗅觉对比。
岑国和家中三代人都是做木船的手艺人,操作车间里随处可见两个人都合抱不过来的整段木头,以及满地的木屑。
而当走到车间尽头,推开两扇大铁门,就像打开了一个“大航海时代”——各个年代型号、大小不一的船模,错落陈列,无一例外都非常精美细致。
“这几艘都是能直接下水的。”岑国和挥着手,指指其中几艘大的,指掌间粗粝的纹路,是长年累月与木材亲密接触的岁月感。
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这些年在新闻里亮相的“古船”,多半都出自这双手。
中学刚毕业那年,17岁的岑国和,跟着父亲学起了造船。从木匠开始,到真正能独当一面,一共花了3年多的时间。
1980年,岑国和在普陀平阳浦开起了船厂。他的船质量好,安全系数高,广受好评。但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手工木船逐渐被机动铁船所代替。
在“抛弃传统木船转向机动铁船”和“继续传承手艺”两者之间,岑国和选择了后者。
“我不想让‘绿眉毛’‘背舢船’‘丁松头’这些珍贵的传统木帆船制作手艺断在我这一代,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岑国和说。
2002年,岑国和主导打造的仿宋“绿眉毛·朱家尖”号三桅鸟船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开创了21世纪仿造中华古船的先例。
第二年,他又和父亲一起,根据专家学者考证出来的方案,复原了郑和“两千料宝船”的模型,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近年来,随着“仿唐鉴真号”、“不肯去观音号”、参与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的“安福舻”仿清皇家古游船、收藏于中国航海博物馆的“仿明福船”、在西安市广场上的“仿隋唐遣隋使号”的诞生,岑国和打造的实体船和船模,相继落户国家和地方文化、旅游单位和国内外博物馆。
甚至不少海外的古船爱好者,都来找他造古船,比如正在造的这艘仿古船。“这是英国一个医生找我造的,说想要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开到英国去。”这艘船还没彻底完工,明年差不多可以正式下水,开启它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航程。
“有一件事我可以肯定,等我老了之后,我外孙去博物馆,到处都能看到他外公做的船”。岑国和笑笑说。
记者跟着岑国和拾阶而上,这才发现,厂子二楼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博物馆!
不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船模,还有一系列造船的工具。墙上挂着巨大的锯子,阶梯上放着各种榫卯相接的木头。岑家的造船技术,有四十七道工序,“这里放不下,只展示了三分之一。”
有限的森林资源决定了造船艺人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寸的木头。“原始森林的树木密度紧,特别是长在朝北山头的,风吹雨打,年轮更密,这种木头做龙骨最合适。”这种讲究,只有像岑国和这样的老手艺人才知晓奥秘。
怎么传承下去?“有活干就有传承,没活干就没有传承。”岑国和说。
他之前为郑州造过一艘60米的大船,被放在公园里,船上每天都有实景演出,第一年就为公园增加了一千万元的经济效益。近期,安徽、象山等地,都有大船的项目在洽谈。
一边要考虑传统技艺的生存现状,一边也要找到合适的人选来接班才行。
岑国和的女儿在上海工作,“她肯定是不会回来的。”目前他就收了3个徒弟,但最年轻的也50多岁了。
“现在的孩子啊,活还没干几天,手磨出了水疱,爸妈心疼,自己也就打了退堂鼓。”岑国和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过,这位非遗传承人有另外的思考和创新。他在两年前开发了一套古船模型,小孩子也能动手拼搭,工作室三楼的小作坊,经常会有小朋友来此制作模型。岑国和的打算是,再打造一个海上丝绸之路的模拟场景,在一个水池之中,利用磁力让小孩子自己做的木船走一遍。
“最近我还发现,年轻白领对自己动手造一艘古船也是挺感兴趣的。”岑国和说,之前有一个上海来的团队找他作指导,DIY合力完成一艘微型古船的制造。他说,这下也可以开发成针对团体的DIY项目。
“说到底,要让非遗传承好,就是要让它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重新成为我们的日用之道。”岑国和说,这是他近年摸出来的经验。
活动区
“寻找最IN非遗老人”,邀请你一起走近非遗技艺。
在陆续刊出该系列报道的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一定数量的非遗手作。
扫描二维码,在文后评论区留言,讲述你生活中感受到的非遗之美。我们将挑选点赞数最高的10位读者,送出由“国和木船技艺馆”提供的古船拼搭模型10件。
人物名片
岑国和,1956年出生于舟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木船制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最佳国际文化遗产实践奖”获得者。
岑国和打造的木帆船数量品种众多,主要可分为仿古大型木帆船系列、渔船系列和仿古船模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