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考申论有点“潮”:“科技与人文”啥关系?

01.12.2014  11:09

  #!diantou!# (今日早报记者 钱祎 魏皓奋) 昨天,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拉开“战幕”。

  据国家公务员局考录司负责人介绍,本次招考共有120多个单位计划招录2.2万余人,141万人通过招录机关的资格审查,105万人网上缴费确认参加笔试。

  其中,浙江5万余名考生参加昨天的考试,比去年减少1万余人。浙江省仍在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4个市设置考点,考生根据就近和方便的原则自行选择。

  本次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一科(下称《行测》)最大的变化是首次实行分卷考试,分为省级和地市级,其中地市级试卷减少为30题。《申论》一科则重点关注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系,还史无前例地出现了“句子填空”题,让不少考生大感意外。

   有人继续“打酱油”

  有人“为爱而考”

  昨天上午考的是《行测》,《申论》则放在下午。

  考试正式开始时间是上午9点,8点多,杭州一考点外就已有人在等待。

  小郭大学毕业已有1年,目前在一家网站做文字编辑。她说,对国考没抱太大希望,去年“打了个酱油”,今年继续“打酱油”。

  “我现在的工作挺好的,不过爸妈总觉得不稳定,有考试的机会都要让我来试试。”小郭自己也觉得如果考上了公务员,是件蛮不错的事,“女孩子嘛,安耽一点好。”

  中午11点,历经2个小时“厮杀”,大家陆续走出考场。

  今年《行测》分省级和地市2套试卷,省级仍为135题,地市减为130题。但大多数人出考场后的第一反应还是“来不及做”。不过,考生普遍反映:今年的题目不刁钻,也不是很偏僻,总体比去年简单一些。

  “数量关系题少了10道,但我有几题来不及做。”小赵摊了摊手,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国考,不过比起上一次,他有了信心,“今年报了个培训班,做了大量的题,虽然没全部做完,但感觉正确率不会太低。”

  说起考试目的,他的理由简单而直白:“为了女朋友,想找个好工作留在杭州。”

   午休午餐难觅去处

  各种培训班“围堵”考场

  考过国考的人都知道,中午有3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而对一些考生来说,这段时间最“难熬”。

  “没地方去,只能在考场周边逗留。”周先生家住杭州市区,来回考场时间太久,他跟大多数考生一样,选择中午在考场附近休息。

  周先生是名考了3年的“老考生”了,已经摸出了些“门道”,上午考试还没结束,周先生的女朋友已经就近找了家小餐馆,点好了饭菜等着他了。

  “近点的吃饭地方都已经排不上队了。”这几年让周先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考试结束后浩浩荡荡的吃饭队伍,“有几家小店挤都挤不进去,主要是大家对考场周围都不熟悉,也不想走得太远。”

  除了吃中饭,中午去哪里休息也困扰着周先生。

  “往年天气好的话,可以在外面花坛边坐坐,晒晒太阳蛮舒服的。”不过,昨天雨一下、寒风一吹,把考生们都“逼”回了室内。周先生也跟随“大部队”,找了个空教室看书,累了就趴着睡一会儿。

  临近下午考试时间,各种培训班开始“蠢蠢欲动”,在考场周围拉横幅,竖标语,分发资料和宣传单等。

  周先生手里拿到了近10本五花八门的小册子,“考前注意”、“考前必看题目”、“培训冲刺资料”……

  对这些资料,周先生有多少拿多少,用他的话说:“临时抱抱佛脚也好的,万一押中了呢。”

   今年《申论》更显“文艺范儿”

  关注科技与人性

  从去年起,按照新的考试规则,《申论》考试时间延长30分钟,从下午2点起到下午5点止,长达3个小时。

  “我以为申论还是两个半小时,紧赶着做,2个小时就写完了。”在散场的人群中,小王懊恼地直摇头,他第一次参加国考,听别人说时间很紧张,埋头苦写,等反应过来时已经在匆忙间划上了句号。

  不过,像小王这么糊涂的也是少数。小李也提前半个小时做完了考卷,但他显然自信满满,“上午时间紧张,连考场里的情况都没注意,下午我答完后还四周看了一下,有5个人的座位空着,没有来考。”

  小李今年大四,对他来说,考公务员是找工作的一件大事,“国考先练练手,接下来还有省考呢!”他准备得很充足,不仅每天做题,还经常上考试贴吧、论坛等,和其他考生一起讨论。

  据了解,今年《申论》最后一道写作题考查的是科技和人文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个话题,不少考生觉得,国考《申论》越来越走“文艺范儿”。

  “技术是不是冷冰冰的,需不需要人文的东西进来?”小李说,“主题很鲜明,可以感觉到这种文章很难写成政论文的形式,越来越趋向于散文化,我写的是带有哲学思辨类的散文话题,不知道我能不能把握对这个方向。”

  “我写的时候用了‘黑客帝国’做引子,说明科技不单纯是工具,还是有生命和人性的,是为人类服务的,不会对立。”小李感觉,除了最后的写作题,前面的题目中“互联网”、“信息化”、“创新”、“技术”等关键词也频繁出现,“这很符合现代社会的大趋势,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