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中国贸易顺差创出600亿美元新纪录
尽管市场已有所预期,但中国1月外贸衰退的程度仍令人吃惊:当月进出口总值同比萎缩10.9%,伴随进口创下金融危机后的最大降幅,衰退型的贸易顺差也创出600亿美元的新纪录,内需和外需双双开年不利,预示今年经济下行压力更重。
随着美元持续升值和外围货币的竞争性贬值,人民币的被动升值已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压力,分析人士纷纷支招人民币兑美元应进一步贬值。对于进口骤降凸显的内需疲弱问题,则需要通过放松货币政策来纾缓。
中国海关周日公布,1月进出口总值同比萎缩10.9%,环比锐减16%。其中出口同比下降3.3%,进口同比减少19.9%,远逊于路透调查预估的增长6.3%和下降3%,贸易顺差达600.3亿美元,继去年11月后再创新高。
“总体看外围不确定性加大,影响外贸经营活动,”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就数据点评道,他指出这其中包括增长的不确定性和货币的不确定性,“对外交往时,需求看不清楚,货币动荡加大,肯定会偏谨慎一些。”
他同时指出从进口看,“国内需求实在太弱了”,在大宗商品跌价情况下进口量没有大幅增加,说明一种情况:没有需求。“结合前期公布的PMI数据以及三年来的第一次降准,说明一季度经济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中国央行周四起普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降准措施,为时隔近三年来首次全面降准。不过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周五表示,此次降准目的在于对金融体系流动性进行预调微调,不是“强刺激”和全面放水,并未开启降准通道。
交行资管中心研究员陈鹄飞认为,在进口通缩风险持续增大、BIS实际有效汇率被动劲升的内外形势下,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亟需调整。
“通过对内适时启动不对称降息的结构性放松、对外相机拓宽人民币汇率波幅,既可有效缓解工业经济实际利率运行偏高的压力,从而降低工业融资成本;又可切实缓解BIS汇率升值压力,割裂境外资本套利套汇预期。”他说道。
海关新闻稿称,1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8.6,较去年12月下滑1.5,连续第四个月下滑,预示今年一季度以及二季度初出口仍然面临下行压力。
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近日在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中国外贸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实现外贸平稳增长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人民币有效汇率被动升值殃及出口
美欧经济和货币政策分化推动美元自去年下半年起大幅走强,尽管人民币兑美元自去年11月起有所贬值,但仍不及美元指数升值速度。今年初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预期偏强,但中间价维稳意图明显,汇价仍紧贴2%的波动区间下限运行。
人民币有效汇率跟随美元被动升值,已影响到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从1月外贸数据看,除了对美国和东盟出口仍然保持较高增速,中国对欧盟、日本和香港等地出口均出现下滑。
“从区域来看,对美国出口增长,美国经济在全球起到拉动作用,而对欧洲和日本出口下降,除了欧日经济增长乏力且在通缩边缘之外,人民币被动升值导致出口欧日的商品变贵,也是制约因素。”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点评道。
他对今年出口预期不太乐观,虽然类似1月的负增长有阶段性季节性因素,但估计今年整体出口在5%以内,主要原因是外需动力不足,各国货币竞争性贬值而人民币汇率整体稳定。
海关数据显示,以美元值计1月对美国和东盟出口分别增长4.8%和15.5%;对欧盟和日本出口则下降4.6%和20.5%,对香港出口下降11%。
“出口增长低于预期,从侧面印证最近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贬值的必要性。除美元之外的其他主要货币最近大幅贬值使得人民币在一揽子的有效汇率上显着升值,对本来就饱受外需疲弱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出口行业雪上加霜。”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研究部高级经济学家章俊表示。
他指出,虽然近些年出口对GDP增长贡献在下降,但整个出口部门对就业以及国内相关行业的拉动效应还是相当大的,因此今年如果经济增长要维持在7%左右的水平,出口增长不能失速或者断崖式下跌。
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公布的1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环比续升1.23%,名义有效汇率指数环比续升0.75%,均为连续第七个月回升并刷新历史新高,两指数2014年全年涨幅分别为6.24%和6.41%。
内需仍疲软,通缩风险加剧
中国1月进口值骤降近20%,降幅则为2009年5月来最大。在主要大宗商品铁矿石、原油、铜的1月进口均价同比下降50-30%的情况下,进口数量仍然出现萎缩。量价齐跌的窘境,印证中国内需依然疲弱,且通缩风险有增无减。
民生银行的温彬指出,去年下半年开始进口下行压力大,固定资产投资创新低,工业生产疲弱,对大宗商品进口需求持续萎缩。从此次数据看包括原油、铜材进口量都在收缩,反映内需不旺的状态。
温彬认为,考虑到内外需皆弱,在政策方面,短期一方面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还要突出松紧适度,近期的降准可能只是第一步,预计二季度降息降准的措施还会继续出台。中长期要通过创新、改革红利释放进一步激活内需增长动力。
中国央行于去年11月启动不对称降息,重启已雪藏逾两年的这一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而之后国际油价下滑令中国经济的通缩风险有增无减。路透调查预测中值显示,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料回落至1.0%,创逾五年新低。
国泰君安的任泽平等亦表示,进口大降呼唤政策宽松。他们认为,价格效应和内需疲软导致进口大降。大宗商品价格在2014年普降,特别是铁矿石和原油价格腰斩一半,导致进口金额大降;按照数量计算,大宗进口也小幅回落,内需不振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企业补库动力不足。
“2015年价格效应几乎贯穿全年,且经济复苏仍需时间,进口低迷将维持一段时间;受进口大幅下降影响,未来商品贸易顺差将在原来高位下进一步攀升至月均约600亿美元的高位。”
申万的李慧勇则指出,实际利率过高导致经济压力大,只有降息才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降息越早越好,一年期存款利率可以降到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