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亿元疫苗集采如何规避“问题狂苗”

25.01.2016  19:05

接种疫苗本是为人提供免疫力的一个手段,但近年来由于疫苗采购乱象迭出,疫苗采购也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如何完善疫苗采购机制、采购到质优价廉的疫苗呢?

近期,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受浙江省卫生厅和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委托,就2015年浙江省一类、二类疫苗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标采购,该中心依据国家疫苗行业规章制度,注重程序规范、过程控制等环节,有效抑制了一类、二类疫苗涨价的局面,实际采购金额2亿元,节约了大量资金。

成立采购需求小组  组织专家论证

据介绍,免疫规划疫苗属于国家战略物资,它的研制、生产、销售、运输储存过程有严格的审批要求。目前全国具有资质的疫苗生产企业共40家,可生产41种疫苗,全年生产总剂量超过10亿剂。但多数企业规模小、品种少。从市场格局来看,一类疫苗89%的生产供应任务由中生股份下属的7大企业和中国医科院下属的昆明生物制品研究所承担,9.6%由民营企业承担,1.4%由外资企业承担。

而二类疫苗市场格局与一类疫苗不同,46%的份额属于中生旗下的七大所和昆明所,其他民营企业占46%,外资企业占8%。二类疫苗中的狂苗、流感疫苗等产品重复生产严重(16家),市场竞争白热化。进口疫苗走高端路线,虽然量低价高,但部分人群需求强烈。近5年来,在国家宏观经济策略、外事关系、技术保护以及反腐败工作力度多重影响下,进口疫苗的供应不稳定,限制供货、断苗、退出中国市场等情况也是时有发生。

针对以上情况,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接受委托后,立即成立了采购需求小组,专门组织疫苗采购方案论证审核,组织省级、各市疫苗管理分管主任和疫苗管理科负责人以及中心免疫所、传防所等专家参加全省疫苗采购方案论证会。论证会围绕政府采购原则、标段设置、入围数量、评审标准、评分要素等核心信息进行充分讨论,将最终讨论结果形成一类、二类疫苗采购的初步方案。

确保国内最低价  评分标准增加指标

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决定从今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为避免疫苗受医药价格改革政策翻倍上涨,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在采购文件中明确,一类、二类疫苗的投标供应商须承诺全国范围内最低价。

同时,考虑到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采购人疫苗反应数据库,该中心在评分标准中还增加了产品成熟度、稳定性、安全性等指标,并引入WHO认证体系。

成立事后监督制  规避“问题狂苗

据介绍,2015年浙江省一类、二类疫苗项目是浙江省重点政府采购民生项目,使用人群为浙江省0-12岁儿童及部分成年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

因此,浙江省目前全部维持主渠道供应模式,充分利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网络,依托强大的专业技术队伍、完善的冷链设施和规范的管理模式,及时解决疫苗异常反应追溯,紧缺苗供应问题,并成功规避“问题狂苗”等劣质疫苗的冲击,为免疫规划工作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