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早期人防工程蝶变记:防空洞“化身”酒窖
中新网温州11月20日电(见习记者 潘沁文)“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20世纪60至70年代,一场声势浩大的“挖洞行动”席卷神州大地,防空洞作为一项人防工程,渐渐广为人知。历经数十年岁月洗礼,这些早期人防工程有一些已失去了战备效益,如何让其焕发新生机,成为人防的一道新命题。在浙江温州,位于当地松台山下的老旧防空洞经过改造,“摇身一变”成了集零售、展示、仓储、培训、私人藏酒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型酒窖,让访客啧啧称奇。
据悉,该酒窖是由建于1964年的防空洞改建而成,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我们自2009年起承租了这个防空洞,因为其有着恒温、恒湿、避光、通风、防震等特性,用于存酒有着先天优势。”该酒窖相关负责人邵艺俊介绍道。
然而,把防空洞用作酒窖并没有预想的那么简单。“这个防空洞是50多年前建设的,已经闲置多年,又黑又潮湿,连最基本的储存条件都达不到。”邵艺俊说,当初第一次走进该防空洞,里面伸手不见五指,地面坑坑洼洼,从洞顶还不断有水滴落下来,整个洞体内就仿佛“水帘洞”一般。
为了让防空洞具备储酒的功能,该酒窖在其内进行了山体防渗水改造,将原来洞壁上裸露的山体、泥面整体用水泥覆盖浇灌,防止水份渗透,同时设计了沟渠,让水“有路可走”。此外,还将地面做了简单的填平和抬高处理,以便于酒类存放和人员通行。
这些工程看似简单,但却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进行建设。如今,防空洞内通了水电,覆盖了无线网,环境变得整洁明亮。同时,保留了防空洞原有的特色——墙面上“深挖洞,广积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字样给人以十足年代感;各个支洞则因地制宜被打造成了多个具有不用功能的酒类展厅。走进其中,防空洞的前庭仿若一个小型酒类超市,隧道两侧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各类酒品,更深处设置了黄酒厅、名庄酒区、白酒存放区……洞内酒香四溢,令人陶醉。目前,酒窖的后半段进入全面升级阶段,未来将打造成一个传播酒文化,共享资源的城市客厅。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个“藏”在防空洞里的酒窖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的目光,该处也因而获评温州市“特色旅游消费(购物)场所”。
除了销售和展示外,酒窖也注重文化的打造,会不定期举办酒类品鉴、酒文化沙龙等活动,还于2010年引入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基金会(WSET)培训认证体系。从葡萄酒的基本知识、日常品酒技巧,再到如何评鉴葡萄酒的质量,通过学习专业的品酒课程,学员们对葡萄酒将有更深的了解。
温州市人防办副主任胡希良表示,防空洞改造为酒窖,不仅开发了防空洞的新功能,而且有利于洞内设施的更新维护,使原本老旧的、失去战备效益的早期人防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屏蔽防护作用,平时还能够产生商业价值,是一项双赢之举,是平战结合开发利用人防工程发挥经济效益的典范。
除了用作酒窖,全年恒温避光的防空洞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新“技能”,如市民纳凉点、水果仓储地、菌类培养基地、火锅店等。“入住”防空洞的商家,无一例外必须承诺,一旦发生战争、空袭时,必须无条件退出防空洞,还人防工程于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