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揭晓 浙籍科学家屠呦呦陈薇上榜

18.01.2016  18:51

        1月16日晚,由中国科学院、中央电视台共同发起,聚焦年度中国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的“科技盛典——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浙江籍科学家屠呦呦、陈薇以及其他8位(支)科技创新人物和团队,从全国82位(支)顶尖科学家和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科技创新人物(团队)。他们的创新故事彰显了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盛宴。

  突破,是2015中国科技创新的主题,最惊人的突破可以说是中国科学家在诺贝尔科学奖上的突破。

  2015年12月10日,浙江宁波的女儿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接过了2015年诺贝尔奖章。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展开抗疟新药研制工作,39岁的屠呦呦参与其中。

  屠呦呦所在的中医药协作组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整理出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40种治疗疟疾的药方。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屠呦呦终于找到了采用60摄氏度以下的乙醚制取青蒿素的方法,一种全新的抗疟药由此诞生。

  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亲临现场,屠呦呦特别委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朱晓新书记代替她领取科技创新人物奖杯。朱晓新也带来了屠呦呦赠与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博物馆的同款中式瓷盘,瓷盘上刻有屠呦呦的照片、青蒿素分子结构式以及青蒿素为人类抗击疟疾做出的贡献。

  塞拉利昂大使馆代办公使衔参赞尤尼萨卡马拉先生也在颁奖现场感谢了屠呦呦:“在诺贝尔奖颁布前,作为疟疾肆虐的地区,塞拉利昂当地的老百姓并不知道他们所用的药物是一名中国女科学家发明的。而现在他们铭记了这一点,屠呦呦教授的发明不但拯救了非洲人民,也拯救了世界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命。

  同样是为了全世界人类的健康,同样是生物科学领域的女科学家,也同样是从浙江走出的骄傲,同获科技创新人物的陈薇少将带领团队自主研制的重组埃博拉疫苗,不但突破了一项世界性的难题,也开启了中国疫苗研制的新纪元。

  陈薇,1966年出生于浙江兰溪,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随后又取得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硕士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学位。现任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

 在颁奖典礼上,陈薇谈到了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自1976年以来,已经引发世界多次疫情,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埃博拉病毒就像非洲上空的一个幽灵,突然在哪个地方爆发,突然又消失了。”陈薇说,埃博拉病毒在电镜下是非常可爱的形状,特别像中国古代的“如意”,然而其背后隐藏的却是死亡的危险,而且人类对它知之甚少:没有特效药,没有针对性疫苗,更没有人知道埃博拉病毒从哪里来。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率先展开疫苗研究,大家都谈埃博拉色变,“埃博拉和中国的距离,其实就是一个航班的距离。”陈薇说,与病毒争分夺秒,是她和团队最大的压力。

  埃博拉的疫苗研究工作,陈薇已经进行了十年,可在2014年,这个病毒又发生了变异。“如果说把疫情比喻成一把锁,这个锁的密码是不断在变化的。”陈薇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坚持过去的研究思路还是重新开始,她选择背水一战,研究针对性更强的新基因疫苗。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陈薇团队夜以继日开展新型埃博拉疫苗的科技攻关。经国家应对埃博拉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办公室联席会议研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会同总后勤部卫生部启动特别审批程序,使该疫苗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2014基因突变型埃博拉疫苗。

  项目组先后在泰州医药城和浙江大学完成了中国人群和在华非洲人群I期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疫苗安全性好,接种28天后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提前两周接种即可实现免疫保护,相关临床试验结果也在全球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全文发表。2014年10月,项目组正式启动在塞拉利昂的II期临床试验,这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埃博拉疫苗首次在国外获得临床许可。这把解开埃博拉病毒的钥匙终于被陈薇找到,也为受困疫区的无数生命打开了希望之门。

  陈薇团队自主研制的埃博拉疫苗有三大特点:一是针对性强,是目前全球唯一进入临床的2014基因突变型疫苗;二是稳定性好,全球首创冻干粉针剂型,37摄氏度环境下可稳定存储两周,2至8摄氏度可以保存两年以上,适合疫苗冷链条件难以保障的西非地区广泛使用;三是安全性好,临床结果表明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同期举行临床的欧美疫苗是1976基因型,而且是液体制剂,需要在零下80摄氏度进行运输和保存,对于经常停电并且炎热的非洲来说,中国的疫苗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在非洲临床试验间隙,陈薇特意去了塞拉利昂孤儿院。“49个孤儿都是因为埃博拉疫情失去了父母亲人,我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再也不要因为埃博拉产生更多的孤儿。

  颁奖晚会上,一身军装的陈薇带着军人的利落和飒爽,刚刚从非洲回来的她还来不及褪下脸上的疲惫。

2015年11月7日,WHO宣布历时一年半的埃博拉重灾区塞拉利昂疫情结束。当时我在塞拉利昂和塞国人民一起欢欣鼓舞庆祝了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特别自豪,在中非共同抗击埃博拉的日子里,我们贡献了我们的才智,使中国的疫苗走出去,实现了境外临床的零突破。”说起这样一个难忘的时刻,陈薇的眼中泛出了泪花,从她的眼中,我们看到了科学家背后所展现的大国形象和大国责任。

        新闻延伸

  十大创新

  人物和团队

  屠呦呦

  屠呦呦创新性地使用了低温萃取方法,提炼出了可以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这项研究是整个20世纪下半叶人类伟大的医学创举之一,也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

  陈薇

  陈薇和她的团队在埃博拉疫苗研究上所取得的进展,为受困疫区的无数生命打开了希望之门,也开创了由中国科学家研究、中国制造的病毒疫苗在境外开展临床试验的先河。

  裴端卿

  裴端卿和他的科研团队创造性地找到了可工厂化生产的“万能细胞”,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的全新的干细胞诱导因子,让世界都真切地看到了器官再生的美好愿景。

  刘静

  刘静和他的同事们对液态金属的研究,是中国科学家在热点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原创性科研成果,他们取得的一系列突破将被打上深深的中国烙印。

  周涛

  周涛用大数据分析的新视角,重新审视我们所面对的这个世界,他带领一群年轻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自己坚实的脚步。

  邢继

  邢继和他的团队从“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出发,让中国核电的安全性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也让我国成为世界第四个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国家。

  吴希明

  一树之高,利剑出鞘。新一代武装直升机——武直10,捍卫和平的国之重器,跨越了一个时代,托起了中国直升机工业走向世界的希望,开创了中国武装直升机的新纪元。

  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研制团队

  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国科学家对全球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做出的又一贡献,再次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中国智慧。

  外尔(Weyl)半金属研究团队

  从理论突破到晶体制备,最后到“梦幻测量”,外尔费米子的发现,是系列创新、系统创新的合成体,使中国科学家在前沿科学领域实现具有先锋性的重大突破。

  新一代运载火箭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团队

  十年磨一剑,一箭动九霄。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进入绿色环保的新时代,中国人迈向太空的步伐将会更加坚定更加有力。

 

(来源:  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