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产品品质,增加有效供给 “浙江制造”搭上品牌这趟车
浙江在线5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白丽媛通讯员沈志坚) 作为制造业大省,我省近年来一直在加快推动“浙江制造”迈向中高端的步伐。为了站上价值链高端,融入了多个附加值的品牌成为浙江制造升级的重要抓手。在探索建立“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制度体系中,人们看到了“浙江制造”的高品质发展之路正在进行中。
近日,在“三强一制造”媒体采风活动中,本报记者深入台州走访几家“浙江制造”企业,记者发现,这座远近闻名的“制造之都”,在“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的突围战中拼出了亮眼成绩:一大批身处市场前沿的“浙江制造”企业,正在借助对市场的体会和对趋势的把握,努力向产品的高标准、高品质、高端化迈进,不断提升企业制造能力的竞争力,从而打开了突围之路。
从中低端到中高端
提升品牌溢价
在位于温岭东部产业集聚区的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新生产基地,生产车间里机器开足马力,一台又一台的水泵下了流水线,包装完毕后将被发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就在前几天,利欧一款通过“浙江制造”认证的智能热水循环屏蔽泵取代德国品牌,成为国内某大型空调企业的水泵供货商,一次就签下了38000台订单。今年1月至4月,利欧生产的热水循环屏蔽泵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0%,污水污物潜水泵的销量增幅也超过50%。
“‘浙江制造’认证要求很高,就拿我们这两项标准来说,必须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总经理颜土富说,“对于企业来说,能通过这项认证,意味着产品含金量更高,这也是企业的一张‘金名片’,它的高要求能让客户更信任我们的产品。”
“浙江制造”的品牌溢价效应也让利欧股份尝到了甜头。“以前,利欧水泵的主要市场在国外,近年来,利欧开始全面开拓国内市场。通过‘浙江制造’认证后,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容易被经销商接受,去年国内市场增幅就达到了35%。”颜土富说,
打造“浙江制造”品牌,提升“浙江制造”品质,是我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步。2014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出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制度体系,制定的“浙江制造”标准全部高于国家或行业标准。
像利欧水泵这样的“浙江制造”企业,正以一流的产品品质和品牌成为浙江区域品牌的最佳代言。作为浙江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近年来台州不断致力于推动“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在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台州市通过“浙江制造”产品认证企业10家,占全省17%,位列第3位;“浙江制造”品牌建设试点县共7个,数量居全省首位。
从价格战到品质战,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从造产品到定标准,在台州,越来越多的台州“浙江制造”企业品牌溢价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在2016年品牌价值评价活动中,伟星新材和永高股份两个“浙江制造”企业的品牌,分别被评定54.44亿元、10.65亿元的品牌价值,入选全省品牌强度15强。2016年,台州的“浙江制造”获证企业和浙江名牌企业销售额达582亿元,同比增长14%;品牌产品出口额41亿美元,同比增长8%。
从追品质到订标准
获得更多话语权
标准是“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的基石。近年来,台州市积极引导企业参加“浙江制造”标准提升工程,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批优秀的行业标杆企业成为“制标者”,他们把先进的行业管理和产品要求写进“浙江标准”,引领行业提质增效。
在国内PPR管道龙头企业——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先进的设备正在高速运转着,各种规格、颜色不一的管道从机器中输送出来,等待包装销售至世界各地。这其中,就有伟星新材取得“浙江制造”认证证书的民用PP-R塑料管材。
“这些产品都是企业自主研发,代表着国内国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董事长金红阳说,截至目前,伟星共主编或参编了60项国家、行业等标准,发布36项标准,获授400多件专利。企业率先通过德国DVGW和英国WRAS、西班牙ANEOR、奥地利TUV等欧洲权威认证,产品得到了欧洲市场认可,产品还成功应用于奥运会、世博会、巴西世界杯等。2016年,伟星新材销售额达33.2亿元,较上年增长超过20%。
作为台州首家通过“浙江制造”认证的企业,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也从制造者升级为标准制定者,研制了《汽车圆柱齿轮》浙江制造标准,以远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品质比肩国际产品,实现与国际接轨,成为博格华纳、康明斯、上汽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供应商。
通过制定先进标准,越来越多的企业占领标准高地,获得更多的市场话语权,也间接带动了行业质量蝶变提升。在入选“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的“中国小型泵业名城”——温岭,通过试点建设,水泵行业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试点首年,水泵产品省级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7.92%,同比提高4.35个百分点。新界泵业完成产品质量改善17项,发表精益成果400余项;利欧股份对质量管理系统重组优化后,整机装配一次性合格率提升了20%,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超过40%;大元泵业执行“浙江制造”标准后,屏蔽泵产品打入航天高端市场;第二批试点企业——鱼童新材料参与了全球环境基金滴滴涕替代项目研究,防锈漆应用领域从船舶修造业拓展到工业及建筑业。
为加快“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台州根据当地优势、特色制造产品基础和优势产业情况,主动对接认证联盟或机构确定认证现场评审计划,开展对标达标行动。据了解,目前,台州全市企业已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921项,规上企业采标率达66.3%,制定“浙江制造”产品标准19个。
据悉,到2018年,台州计划制订“浙江制造”产品团体标准30个以上,制造业企业为主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标准100项以上,实现70%以上制造业骨干企业的装备智能化、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营销服务网络化基本覆盖。
从机械化到智能化
释放品牌红利
转型升级,离不开时代的印记。在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台州制造业也在智能化的浪潮中扮演着时代的“弄潮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台州“浙江制造”企业纷纷采用了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先进工艺,通过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浙江制造企业的智能化水平日益提高。
在一条近50米长的生产线上,只有1个工人操作触摸屏,生产线上方的一块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产品合格率、设备使用率等技术参数……在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不锈钢油冷却器工厂智能化检测线旁,记者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银轮股份是天台县机电行业龙头企业,也是国内汽车零部件散热器行业龙头企业,主导产品机油冷却器产销量连续十年保持国内同行第一。副董事长陈不非告诉记者,这正是公司最新投入1600多万元引入的“SAP-ERP”系统,利用这套物联网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实时采集设备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通过数据联合追溯合同号、件号及条码追溯系统,实现生产过程关键要素的全面记录以及完备的数据和质量追溯,使得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产品质量更加稳定,银轮也因此站到了世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的一流矩阵。
通过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银轮不断释放品牌“红利”。据陈不非介绍,今年,公司又有两大类产品进入戴姆勒(奔驰)公司的配套网络。今年第一季度,公司销售额超过1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4.7%。
除了生产“智能化”,产品“智能化”也是台州“浙江制造”的“重头戏”。仅以智能马桶为例,目前,台州共有从事智能马桶整机生产企业2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家,相关零配件生产企业有300多家,行业年产值超2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马桶制造基地,涌现出欧路莎、星星便洁宝、西马等一批知名品牌。
2016年6月,国家级智能马桶产业质量提升示范区落户台州,10月,国家级智能马桶产品检测中心在台州批准筹建,台州的智能马桶产业通过技术、标准和质量的稳步提升。根据规划,台州市计划到2020年,行业总产值超200亿元,建成国家级智能马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借产业发展的东风,台州智能马桶生产企业也在积极逐浪千亿级的新蓝海,将台州智能马桶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