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变了,团队也变了——空气洗手装置:好设计蹚出产业化之路

29.06.2016  12:19

参加比赛时的部分“空气洗手装置”团队成员

准备量产的“空气洗手装置”电力驱动版

参加比赛的“空气洗手装置”重力驱动版

    采访约在6月一个晴朗的下午。记者按时来到浙江大学控制工程实验室,此时李启章发来微信:不好意思,时间预估有误,要迟到半小时,抱歉。

    半小时后,一个身穿白色上衣的俊秀青年小跑着出现在实验室,脸上满是骄阳曝晒后的汗珠。和5个月前记者所见不同,眼前的李启章看上去自信成熟不少,他说他们2012级能源工程学院的同学们刚刚一起拍了毕业照,他要本科毕业了。

    2015年9月,李启章带队的“空气洗手装置”项目获得第二届“全球重大挑战峰会”学生日竞赛唯一金奖。“空气洗手装置”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后,李启章带领团队成立杭州沐羽科技有限公司。大半年过去了,这个源于学生竞技而生的项目,如今又是怎样一番模样。为此,记者再次专访了大学生创业者、“沐羽科技”CEO李启章。

    开始公测的产品

    为何长得不一样了

    等待采访的半个小时里,李启章建议记者可以去浙大玉泉校区第四教学楼看看,那里有正在公测的“空气洗手装置”。

    走进第四教学楼四楼,在洗手间的其中一个洗手池上贴了标签:空气洗手装置公测,请节约用水哦!乍一眼看去,这个洗手龙头和普通龙头并无区别,但当记者把手伸到水龙头下时,电机声响起,然后一阵细密的“水汽”冲刷而下。10秒钟后,当记者将手收回来时发现,手上停留着一层水珠,和平常洗完手的感觉一样。随后,记者将视线转移到台盆以下,一个插着电源的黑色立体盒子“随意”摆放着。

    “公测的产品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不是需要人站上去提供重力驱动吗?”见到李启章的时候,记者忍不住发出疑问。

    “水龙头雾化原理没有变,但控制盒有变化。公测的版本是电力驱动的,所以你才会在洗手时听到电机运作的声音。”李启章告诉记者,参加比赛时设计的“空气洗手装置”依赖重力驱动,但他们在市场调研后发现,这项有意思的科研成果,用户的反馈却并不理想。

    大二的时候,李启章在节能减排的校赛中组建起了自己的团队,能源工程专业的他想着是否可以把节约能源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他们发现,日常洗手的时候仅有少部分水用于溶解手上的污渍,绝大部分水只是用于冲走污渍,能否用其他洁净流体来代替水冲走污渍?这就是后来获得多项荣誉的“空气洗手装置”的由来。

    今年1月份的时候,李启章给记者看了一个视频:使用者踩上类似踏板的装置,通过滑轮组驱动,内部活塞向上压缩空气,当使用者将手放到水龙头下时,水龙头开始向下喷出雾状水滴及高速气流。

    “洗手本是一个简单动作。我们的设备要先踩上去再慢慢下来,很多人觉得‘麻烦’,所以从今年1月以后,我们的产品研发全集中在电力驱动上了。”彼时,李启章团队已经注册杭州沐羽科技有限公司,准备将产品推向市场,而市场的真实呼唤让他们开始改进那件实验室的初代“空气洗手装置”,产业化之路搁浅下来。

    “这种做法会改变原来节能的目的吗?”记者又一次抛出疑问。李启章开始算账,一般普通龙头消耗10元水费的效用,“空气洗手装置”用1元的水就可以了,加上电费消耗0.7元左右,仍可以节省出80%多的经济效益。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李丹超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