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产业优势 营造良好环境 新昌筑巢引凤产金蛋

06.08.2015  10:46
    浙江在线08月06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丁谨之 县委报道组 孙艺秋)许新德是新昌制药厂最年轻的教授级高工,每年都会收到剑桥大学学术年会的邀请函。博士毕业带着“全球类胡萝卜素微胶囊化”项目来到新昌制药厂的他,在科研攻关中,两次斩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取得7项发明专利。基于这些成果,新昌制药厂成功开发叶黄素咀嚼片,占据40%以上的国际市场份额。

  “专业技术人员5.36万人,副高职称及研究生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2500余人,海外工程师与外国专家超过100名。”翻开新昌县的人才引进清单,一串串数字令人瞩目。

  一座山区县城,如何能吸引且留住如此多的人才?这绝非偶然。“产业有基础,人才扎根才有‘土壤’。”新昌县委组织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主任潘煜锋说。

  新昌县财政每年安排1.5亿元资金,扶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两大优势产业和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潜力产业。目前,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37.8%,战略性新兴产业为41.4%;陆续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人、省千人计划专家4人,培育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个、省级重点创新团队2个、市级重点创新团队12个。

  尽管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引入高层次和紧缺人才,但并不占优的区位条件,仍难吸引人才定居。针对这一问题,新昌倡导柔性引才,鼓励企业在上海、杭州等地设立研发中心、专家工作站,吸引异地人才以项目合作、技术攻关的方式为企业服务。康立科技有限公司在杭州滨江区设立的研发中心,已在1年内完成了电脑袜机控制系统、设备信息化系统、伺服控制系统等项目的开发,提升了产品竞争力。目前,新昌企业共在上海、北京和海外设立研发中心35家。

  新昌还将每年4至5次的大型人才对接活动作为引才重点工作。在今年6月举行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项目洽谈会中,共有33家企业的42个项目达成了引进国外智力与人才初步意向。

  目前,新昌企业已与100多家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肯塔基大学等10所国际知名院校建立定向合作机制。部分企业与高校共同打造育才计划。

  新昌对人才的重视,并不限于培养、引进,更体现在创新人才激励分配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京新药业、陀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向技术骨干分配一定股份,或在公司增发中给予优先股;泰坦股份有限公司在项目产生效益后,向研发团队颁发效益奖;而三花集团每年拿出百万元奖励贡献突出的科研人员。

  据统计,目前新昌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3.82%,新产品产值率48.5%,科技创新主要指标保持全省县(市、区)前列。